阅读记录

第379章 枯燥的理论学习[1/2页]

我在现世开辟修仙路 小楼清月遗红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种空间袋比起第一种来,难度要高一些,因为它涉及到了对空间的拓展。
  这第二种方式就没有所谓的空间道标一说了,它直接将空间袋之中的空间利用技术进行了拓展,虽然外表看上去还是那一个空间袋,但内部的空间确要比看上去大得多。
  这种空间袋的安全性确实得到了保证,只要袋子在手上,那就不会有其他人能够找得到它,毕竟人是在移动的,而空间袋的坐标也跟着人的移动发生着变化,所以想要利用空间法术之类的对袋中的物体进行盗窃难度也是相当的高的。
  但有利就有弊,这种类型的空间袋,一来大小和创造者的法力挂钩,有的时候并没有第一种空间袋大。二来,它的空间是扩大了,但并不代表它内部的质量就消失了,装了多少东西,最后的质量还是会影响到携带它的人的。
  单一个安全性的优点就已经足以抹平这些缺点带来的问题了。
  况且,空间袋又不是不能共用,有大件或者是重型的物件,完全可以用第一种空间袋,而一些需要贴身保护的,再用这第二种也不迟。
  然后就是第三种,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一种空间袋。
  它的原理和黑洞有些类似,众所周知,因为重力的原因,所有的星球周遭都有着时间和空间的扭曲,而随着单体体积内质量的提升,这种扭曲也越来越大。
  简单理解的话,整个宇宙相当于在一块悬空的布上,星球就是落在这块布上的一个个小球,小球的重量越大,在这块布上就陷的越深,对周围的影响也就越大。
  而黑洞就是因为单位体积的质量超出了这块布的承受能力,所以它直接把这块布戳出来一个洞,将布上周围的东西都吸引过去,吸到了他的附近。
  而这第三种空间袋也是类似的作用,只不过,它将整个宇宙的载体视为了一层水平面,利用已经精通到极致的空间技术,在穿透这一层水面,来到了水面之下。
  说是水面,但实际上它的下方并不全是水,而是可以理解为在突破了一层之后,下面又是新的一层。
  而这空间袋,便是在这新一层的宇宙之中,开辟出一个大型的空间,用来当做空间袋的内部结构。
  这个难度怎么说呢,再稍微提一点儿,就已经到了开辟一个小世界的程度了,所谓的掌中佛国,一沙一世界,也就是这个程度差不多了。
  这个空间的大小就不一样了,它的内部甚至可以支持数个文明的生存,要远比一般的空间袋复杂的多,而且因为和现有宇宙的脱轨,内部的时空也可以由创造者自行调整。
  做到所谓的时间静止也不是什么问题。
  至于说前面两种储物袋,那自然是和时间调整搭不上边了,想要保证内部物品不被时间影响,那就只能人为的进行一系列的保养了。
  这种储物方式的技术含量太高了,李行空也只是能看看而已。
  就连第二种存储方式,也不

第379章 枯燥的理论学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