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4章 单一藏家专场拍卖[1/2页]

烟云过眼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冷清秋打算问一个很冒昧的问题:这批古籍的来源。
  邵明远从容应答:“是明树堂的旧藏。几年前,明树堂的后人做生意失败,急需一笔资金,就把这批古籍卖给我了。”
  “明树堂”的创始人李明树,是近代的一大富商。此人雅好收藏,鉴力超凡,但很少转让自己的藏品。
  不过,他百年之后,几代传人逐渐将其藏品转让,或私售,或拍卖。
  几年前,叶嘉言代人主槌,曾拍出周臣《仿元人桐荫清闲》扇面。
  原来如此。
  冷清秋颔首:“那我明白了,我也听说,明树堂后人李津云,似乎经营不佳。”
  这一家老字号,主营文房之具,和特种书写纸。
  “古籍传承有序,亦传承有绪,尽可放心,”邵明远微笑着,浅抿一口茶,“佣金就照业内规矩,这都好说。我只一个要求。”
  这要求恐怕不低。
  冷清秋三人凝注于他。
  “受买人必须是同一人。”
  闻言,冷清秋沉吟不语。
  申屠红摇摇头:“这个,恐怕办不到。吃下几本古籍,倒是不难,能吃下十多套的藏家,只怕国内也数不出几人。”
  他马上又补充一句:“当然,像邵总这样的人是例外。”
  所以,这未免有些奇怪。
  虽说李津云很可能低价处理了古籍,但也不可能卖白菜价,至多折半转让。
  那么,邵明远既得到此种珍藏,为何还要急于出让,不捂它几年呢?
  大多数的藏品,只要能捂得住,价格一般都看涨,尤其是好的书画古籍。
  在这行当里,一直就有“用时间换空间”的说法。
  没有“十年磨一剑,今朝把示君”的魄力,玩得再热闹,都只是小打小闹。
  对于申屠红的恭维,邵明远并不怎么吃。
  他想了想,道:“我是个商人,做收藏只是副业。如果收藏对我事业没助益,我不用做这些文章。”
  这一点,和冷清秋对他的看法差不多。
  之前,邵明远捐赠藏品给琼华中学,图的也是个名。可惜其中有不少赝品,此举对他的商业形象助益不大。
  申屠红听明白邵明远的意思,遂道:“是这样的,邵先生,我们烟云楼在宣发方面是很到位的。无论您是否卖给同一藏家,我们都能为您造出您要的声势。”
  邵明远摆首,意甚失望。
  “其实,我之前和盛宏接触过,”邵明远说,“他们向我承诺,可以向国内声望最高的藏家推荐,将这十几套藏书卖给同一人。不过,我不喜欢盛宏的作风,佣金收得太狠,对受买人不利。”
  

第164章 单一藏家专场拍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