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8章 《淮海居士长短句》《三苏先生文集》[1/2页]

烟云过眼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征集古籍等拍品的事宜,还在继续。
  依邵明远的心意,他不愿让他的这些古籍上秋拍。
  因为,秋拍虽能获得更大的关注度,但若别家的竞品也很优秀,他便不能赢得所有人的目光。
  反过来,若在小拍中亮相,才能引起各方的注意。
  邵明远的想法,与申屠红的设想不谋而合,于是合作一事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以极快的速度推进。
  仅用了十余日,便到了为期三天的预展环节。
  预展设在一家五星级酒店。
  这日,正是周六,叶嘉言带着“好奇宝宝”周懿行,从上海过来,去现场观展。
  前几日,他俩回上海处理工作。
  叶嘉言和欧总销了假,表示可以投入工作;而周懿行也在工作室开了会,接了新单子。
  邵明远的这一批古籍,以南宋乾道刻本《淮海居士长短句》三卷领衔。
  这套书也“霸占”了图录封面。
  验明身份后,叶嘉言、周懿行进了预展现场。
  叶嘉言见展陈方式特别,便对周懿行说:“因为宋元刻本居多,所以将部分古籍抬起,并展示其中一页,便于欣赏。”
  这些日子,叶嘉言给周懿行科普了很多知识,周懿行也略知一二。
  此时,免不了“卖弄”一番。
  “这个我知道,因为要看帘纹。”
  “对啦!”
  在博物馆、图书馆中,出于“保护第一”的理念,古籍虽被打开,但其展陈方式,多采用平放,或略微抬高的方式。
  游客、读者们,纵然两眼盯穿玻璃柜,也看不到书叶上的帘纹。
  而帘纹,正是鉴定宋元刻本年代的一大法宝。
  原来,古籍用纸必为手工所制,抄纸用的竹帘是以丝线编成的。如此一来,有丝线之处便会稍微高出一点,纸浆也相应地薄一点。
  根据此原理,只要将古籍用纸置于逆光下观察,便可以看到上面的帘纹。
  因造纸技术的迭代,总的来说,帘纹逐渐由宽变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特质。故此,以时代标准件为参照,便不难根据帘纹宽度,来鉴定古籍印本年代。
  学了一些鉴定知识,周懿行看得津津有味。
  过了一时,他被一个正对着逆光看《三苏先生文集》的老先生吸引。
  这人一直逆着灯光,仔细欣赏被展示的那一页,一看就是行家里手。
  周懿行便指了指那人:“这人很专业啊。”
  叶嘉言朝他所指的方向看过去,

第168章 《淮海居士长短句》《三苏先生文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