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都不记得了,每年的同学聚会听大家说一些,从不同的侧面去回忆我们的青春我们懵懂的感情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命运伏笔。初高中和研究生的几位好友都说我性格好,交友面广,人缘好,和班级学习最好的可以玩,和最有特色或最差的也能玩到一起。昨天一起去姑父家拜年的时候,一位政府工作的长辈还说,很讨喜的性格,也很上进的年轻人,知道自己要什么要的起什么,能精准定位……感谢这许多年读书写作的习惯,感谢写日记周记反思和学习闭环的习惯,感谢早睡早起每天我都能读书一两小时的习惯,感谢所有的良师益友长辈们的关爱、肯定、鼓励。
聊城一中的语文柏庆禹老师、历史朱振荣老师(也是我复课班班主任)和文学社刘振功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当然还有记不清名字的许多位老师温暖了我除了学习没有太多色彩的高中,每次和读国科大研究生的表弟聊起来,我都比较幸运,比起学习理科的他们,我们文科生可谓和他们上的不是一个高中,我们也分文理和快慢班,我们也每个月才回家一次,但是18班的同学都多才多艺,我好几个同桌学习画画音乐主持等特长,还有一个是学生会主席,最闺蜜亭子是文学社社长,学神李凌又在辩论社……圈子不大,却都多才多艺,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在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都有很棒的成绩,我们彼此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比起长辈说教、老师教导,同龄人之间的这种同频共振与互为榜样更能激励人心!
我读大学的时候,姑父建议我在山东经济和山东财政学院中间选一个,大家都以为我会选会计或金融,我却选了高中时代及格线徘徊的英语系,那时候姑父在北大进修研究生,小叔在北师大读计算机,他们给我许多有意义的建议,亭子来青岛,李凌读人大,洋洋在复旦,我和聊大的同桌葛婷都希望读研的时候能去BJ或上海……因缘际遇,第一次考北大比较文学落榜,我参加完SD省公务员考试就来了青岛,商检局实习一个月就进了东生集团工作。大家还在学校庆祝毕业的时候,我遗憾错过了本科毕业典礼,错过了毕业后分散在世界各地再也难相聚的许多许多毕业活动。华斌同学在日本,阿玉同学先在美国后定居瑞士,年年约,年年没时间……(未完待续)
人生有序,又需要一点冲动,才有趣。
看到闺蜜在意大利包饺子包子,昨晚尘尘和姥爷太姥玩儿,我突然想老妈老家了,三姨和弟弟妹妹他们也问我是否初三回去,一早我读书写作完成,就冲动之下定了火车票[呲牙]……向鹿鹿老师学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初五回,不带儿子老公,爷俩自己玩儿,我放假,正好这几天不搞作业。[胜利][机智]
读书的厚度,就是人生的高度。每一个读书人,都有一颗有趣的灵魂。The
thickness
of
reading
is
the
height
of
life.Every
scholar
has
an
interesting
soul.
快乐童年和我的学生时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