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二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
  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一个名字——
  于谦!
  二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那个力挽狂澜,为大明朝续命百年的国士。
  不过,这才刚刚开始,
  他们还需要继续听下去,才能将孙传庭和于谦相互对比。
  于是,二人都不约而同地,一脸期待地看向赵凡。
  崇祯亦是如此。
  这时,赵凡继续说道:
  “崇祯八年,即
  1635
  年,孙传庭成功复出,任验封郎中,后迁顺天府丞。
  当时,农民起义军烽火四起,明朝局势危急。
  孙传庭主动请缨,出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当地的农民起义军。
  他在陕西积极整顿军备,训练士卒,迅速组建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不久,他就在周至县黑水峪与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展开激战,最终成功将高迎祥生擒,一战成名。”
  听到赵凡的这番话,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二人立即忍不住拍手称赞。
  果然是一个厉害人物!
  确实有那么一丝于谦的影子。
  崇祯则陷入了沉思,他似乎记得孙传庭的这些事情,但又似乎不记得。
  唉!
  他还是对这位大明朝的忠勇之士关注得太少了。
  以至于现在朝中那些大臣随便说两句,他就相信了他们的话,觉得孙传庭是一个无能之将。
  赵凡接着道:
  “此后,孙传庭继续率领军队与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作战。
  他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多次击败起义军,使得陕西地区的局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
  在潼关南原大战中,孙传庭精心布置防线,给予李自成起义军以重创,几乎使李自成全军覆没。”
  此一番话说完,
  “啪!”
  朱元璋直接一巴掌拍在了桌面上,
  同时忍不住赞叹道:
  “干得漂亮!此人,是大明朝之国柱!崇祯,你一定要重用此人!
  他是解决大明朝如今危机的重要支柱!
  此人跟那个力挽狂澜,为大明朝续命百年的于谦,有几分相似!”
  一旁的朱棣也是连连点头。
  而崇祯则是一脸懵然。
  好嘛!
  太祖爷爷,竟然还知道于谦?
  咳咳……崇祯若是知道朱元璋早就已经跟于谦见过面了,非得被吓晕过去不可。
  不过,崇祯此时并没有过多地纠结于朱元璋知晓于谦一事。
  此时此刻,
  更让他震惊的是另一件事——
  他根本就不知道孙传庭竟有如此多的辉煌战绩,更不清楚潼关南原大战竟是孙传庭的功劳!
  “怎么不说话,崇祯。”
  这时,朱棣将目光落在崇祯身上,出声问道。
  良久之后,
  只见崇祯缓缓抬起头来,艰难地咽了口唾沫,
  声音中满是懊悔与痛苦:
  “太祖爷爷,我真的不知道孙传庭有这么多功绩,他的功绩,竟然全部都被算在了其他人的身上……”
  说完这番话,
  崇祯的声音变得哽咽起来,
  眼中更是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他对那些贪墨孙传庭功绩的奸臣贼子恨之入骨。
  若不是这些人,他又怎么可能不重视孙传庭这位忠勇武将!
  倘若他能早点重视孙传庭,说不定大明朝就不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该死!”
  朱元璋愤怒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咱就知道,一个被埋没的忠勇武将,绝对是有无数人在他身上吸血!”
  朱棣更是咬牙切齿道:
  “崇祯,一定要将这些事情查清,将那些从孙传庭身上吸血的畜生们斩尽杀绝!”
  崇祯立即连连点头,同时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查清此事,为孙传庭正名。
  见到众人的反应,赵凡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后,他轻叹一口气,又接着道:
  “然而,孙传庭的军事行动并非一帆风顺。
  明朝朝廷内部党争激烈,孙传庭在作战过程中常常受到来自朝廷的各种干扰和掣肘。
  一些官员嫉妒他的战功,不断在皇帝面前进谗言,使得孙传庭的处境愈发艰难。
  因为朝廷上不断有人弹劾,所以崇祯帝对孙传庭也时常产生怀疑,多次催促他出战,不顾战场实际情况。
  孙传庭虽多次上书解释军事策略,但往往得不到崇祯帝的理解和支持。”
  此一番话说完,
  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两人目光之中满是杀机,他们简直恨不得现在就亲手宰了那些妒忌孙传庭的人

第247章 细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