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四条,一条扣一条,缺一个都不行。要是能坚持下去,大明中兴,很快就能看到。”
  赵凡说的这几条,都是针对明朝中后期毛病的良方。
  夏言、海瑞、张居正听得连连点头,眼睛发亮。
  这些道理他们不是不懂,但由赵老祖这种天外高人说出来,分量自然不同,也更坚定了他们改革的决心。
  张居正更是激动,上前一步,对赵凡深深一鞠躬。
  “赵老祖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张居正,愿为老祖马前卒,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海瑞也是目光炯炯。
  “赵老祖说的,都是金玉良言,要是陛下能照着做,天下怎么会不定,百姓怎么会不安!”
  朱厚熜听了赵凡的治国四策,只觉得一下子想通了很多事,之前很多困扰他的难题,似乎都有了解决方向。
  他再次对赵凡深深一拜。
  “赵老祖看得远,孙儿佩服!”
  “孙儿一定把老祖的话当宝贝,努力治理国家,再造大明盛世!”
  朱元璋在一旁听着,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
  有赵凡这样的高人指点,再加上朱厚熜肯听劝,嘉靖朝的这些毛病,看来是真的有救了。
  他看向赵凡,眼神里带着点好奇。
  “小凡,你这脑子里,怎么装了这么多治国安邦的道道?”
  赵凡嘿嘿一笑。
  “我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远一些罢了。”
  “不过,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这具体怎么做,还得靠陛下和各位大臣同心协力。”
  马皇后在一旁也笑着说。
  “是啊,国家大事,千头万绪,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
  “厚熜啊,你以后得多听听赵老祖还有朝中几位大臣的建议,光顾着修道可不行。”
  朱厚熜听完,尴尬地笑了笑,神色有点局促。
  “太祖奶奶说得对,孙儿以后一定认认真真处理国事,不会偷懒了。”
  朱樉站在一旁,完全听不进这些治国的大道理,他更在意啥时候能去现代世界转一圈。
  眼下看大家气氛不错,他凑到赵凡身边,压低声音问。
  “妹夫,咱们在嘉靖年间这摊事啥时候收尾?什么时候能回去啊?”
  赵凡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
  “二哥别催了,这点事不是三两天就能办妥的。”
  “既然摊子都铺开,总得看到点结果,才能走得安心。”
  “而且都来嘉靖年头一回,不多逛逛也太亏了吧。”
  朱樉一听到还能四处玩,眼神立刻有了精神。
  “对对对!妹夫说的有道理!这北京城,我还没好好逛过呢!”
  朱橚也附和道。
  “是啊妹夫,上次在醉仙居还没吃好就打起来了,这次可得好好尝尝京城的美食。”
  朱元璋瞪了两个儿子一眼。
  “就知道吃喝玩乐!国家大事,你们也要多学多看!”
  话虽然这么说,但他心里也盘算着,等这边的事告一段落,确实该在北京城好好转转。
  毕竟,这是他孙子朱棣建的都城,他也想看看现在是什么样子。
  接下来的几天,嘉靖朝堂上风云变幻。
  在朱厚熜的强硬手段和赵凡名单的精准打击下,一大批跟严嵩、徐阶有关的贪官污吏纷纷落马。
  锦衣卫和腾骧卫四处出动,抄家抓人。
  夏言、海瑞、张居正等人在赵凡的指点下,陆续开始推动新政。
  随后,赵凡又和朱元璋他们一起完到了京里有名的琉璃厂。

第390章 京城琉璃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