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舰队在沈逸辰的带领下,突破了重重阻碍,终于深入到敌方母星的核心区域。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感到不寒而栗。无数敌方首领的克隆体如潮水般涌来,这些克隆体不仅拥有强大的战斗力,而且行动诡异,似乎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操控。
沈逸辰驾驶着
“千年隼”
号,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自如,不断躲避着克隆体的攻击。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静,时刻寻找着克隆体的弱点。在激烈的战斗中,沈逸辰逐渐发现,这些克隆体的行动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它们似乎在遵循着某种指令,而这个指令的源头,极有可能就是敌方首领。
为了揭开克隆体的秘密,沈逸辰决定冒险靠近其中一个克隆体,进行近距离观察。他驾驶着
“千年隼”
号,巧妙地避开了其他克隆体的攻击,缓缓靠近目标。当
“千年隼”
号距离克隆体足够近时,沈逸辰利用战舰上的先进扫描设备,对克隆体进行了全方位扫描。
扫描结果让沈逸辰大为震惊。原来,这些克隆体的大脑中并没有独立的意识,它们的意识全部来源于一个神秘的信号源。这个信号源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中央处理器,控制着所有克隆体的行动。沈逸辰意识到,敌方首领很可能并没有真正死亡,而是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了这个信号源中,通过克隆体来延续自己的生命。
这种意识上传的技术,在宇宙中是一种极为罕见且危险的技术。从理论上来说,意识上传是将人类的思维和意识转移到人造基质上,例如对单个人脑进行详细的计算机模拟。实现意识上传,需要解决诸多难题。要对大脑进行纳米级别的精确扫描,以获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图谱。哈佛大学的
“低温电子显微镜”
技术虽能以
5nm
分辨率扫描小鼠脑切片,但要完整扫描拥有
860
亿神经元的人脑,需处理
1EB
数据,耗时超百年。而模拟人脑
1
秒的活动,即便使用全球顶级超算也需运行
1
小时,距离实现人脑实时仿真差距巨大。意识提取技术也是一大挑战,当前的脑机接口虽在猴实验中实现了意念操控光标,但仅能解码初级运动皮层信号,占全脑功能的
0.1%。量子意识假说虽有彭罗斯的
“微管量子振动理论”,但缺乏实证,相关模拟仍处于概念阶段。此外,还需要有能够承载意识的载体,像英特尔的
Loihi
3
神经形态芯片虽能模拟
100
万神经元,能耗比传统芯片低千倍,但仅达果蝇脑复杂度,与承载人类意识所需的算力相差甚远。
敌方首领采用意识上传技术,不仅突破了生命的极限,还获得了一种近乎无敌的战斗模式。通过控制无数克隆体,他可以在战场上无处不在,让敌人防不胜防。沈逸辰深知,要想彻底击败敌人,必须摧毁这个意识信号源。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考,沈逸辰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决定利用虫洞技术,将克隆体引入黑洞,让黑洞强大的引力将它们彻底摧毁。虫洞技术是利用时空的扭曲,创造出一条连接宇宙中两个遥远地点的捷径。通过虫洞,宇宙飞船可以在瞬间跨越数以光年计的距离。在理论中,虫洞被视为连接宇宙不同区域的通道,其形成与黑洞、中子星等天体的极端引力以及量子涨落等因素有关。然而,虫洞的稳定性和可穿越性一直是未解之谜,它的存在和稳定需要特殊的物质和能量支持,一旦
第575 集:克隆体的真相:意识上传与黑洞陷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