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6章 化风险为机遇[1/2页]

官路浮沉 争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科技手段……”
  这五个字把赵良友吓得不轻。
  他可是看过相关的电影,战争年代,审讯人员给犯人打上催眠的药剂,哪怕犯人的意志再坚定也扛不住,分分钟全部交代。
  而那还是几十上百年前。
  发展到现在,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宋老弟,你肯定有办法解决。”
  有了之前的成功经验,赵良友已经把宋思铭当成了自己的救星,遇事不决,就问宋思铭。
  “阮金亮的罪行,判十次枪毙都够了,估计他自己也清楚,说不定就会畏罪自杀。”
  宋思铭想了想,说道。
  “畏罪自杀?”
  赵良友眼前一亮。
  再高的高科技手段,在一个死人身上也是无效的。
  而且,这件事必须得快,赶在公安部的刑讯专家到来之前。
  ……
  宁川县拘留所。
  在拘留所呆了快一周的赵万里,突然意识情况不对。
  按照他自首的情节,他现在应该处于刑事拘留阶段,快的话,可能已经批捕了。
  而无论是刑事拘留还是批捕,都应该在看守所,而不是拘留所。
  拘留所对应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最多十五天,合并执行最多二十天。
  换句话说,再过十来天,他就能出去了。
  这可不是他写好的剧本。
  赵万里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地方出现了纰漏,想来想去,问题大概率是出在自己的儿子赵良友身上。
  他自首前,给赵良友的指示是什么都不要做。
  但赵良友肯定是做了一些事,才让他的刑事拘留变成了行政拘留。
  听起来好像还不错,可金山矿业的事,不可能一个行政拘留就能掩盖过去,儿子赵良友很可能跳进了别人挖好的大坑。
  “来人啊,我不舒服!”
  想清楚其中的逻辑,赵万里装病,倒在了地上。
  对于赵万里这种大龄拘留人,拘留所有一整套的突发情况应对机制,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千万不能在拘留所出事。
  很快,就有一辆救护车开进了拘留所。
  赵万里被急救人员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
  宋思铭的一句畏惧自杀,为赵良友打开了新世界,阮金亮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只有阮金亮死了,赵良友心里才能踏实。
  不过考虑到阮金亮是A级通缉犯,关押阮金亮的地方守卫森严,派杀手混进去杀掉阮金亮肯定是不现实的。
  而且,赵良友手头上也没有合适的杀手人选。
  那可是阮金亮,就算手铐脚镣都戴着,也没几个人会是阮金亮的对手。
  想来想去,只有让阮金亮真正畏惧自杀。
  由此及彼,赵良友又想到了为父亲顶罪的赵树城,赵树城同样是一个不稳定因素,索性将赵树城一并解决。
  于是,赵良友再一次打开了办公大楼地下的秘密空间,为住在里面的阮金亮的女儿阮娟娟,以及赵树城的父母妻儿拍摄了照片。
  照片洗出来之后,赵良友又在照片背面加上一句话。
  接下来,就是让阮金亮和赵树城看到照片,看到照片背面的话。
  赵良友跟父亲赵万里不同,他从不积攒人脉,以备不时之需,因为他相信一个道理,那就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什么时候

第226章 化风险为机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