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4章 刘永才得到的好消息[1/2页]

重生60:从捡漏工业废墟开始致富 半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学深努力理顺了思路,才明白赵瑞刚的意思。
  忙松开手,给赵瑞刚扯平了衣领,歉意道:“是我想歪了,是我想歪了,但话说回来,资质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赵瑞刚问:“资质拿不到,产研合作就办不成,怎么跟你们领导交差?”
  陈学深:“我……”
  合着,这事儿成不成,全是我的责任?
  这不对劲儿吧?
  陈学深后悔,刚刚就不该在余长青面前抖机灵!
  看着陈学深纠结的样子,赵瑞刚笑着安抚道:“这事儿你也别愁。说难虽难,但说简单也简单。你只需要帮我处理一个小问题,其他问题我自己解决。
  “小问题?什么小问题?”陈学深现在不敢随便相信赵瑞刚的话了,有心理阴影了。
  当即,赵瑞刚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听罢,陈学深立即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这可是你说的!这件事我可以帮。但能不能成,你得自己负责!若不成,你也别怪我!”
  赵瑞刚成竹在胸:“那是自然。”
  ……
  正午的日头火辣辣地悬在天上。
  瓦窑大队部的土墙,被晒得发烫。
  这两天热得出奇。
  惹得刘永才的心情,都异常烦躁。
  刘永才扯开汗湿的衣领,粗粝的手指反复摩挲着算盘。
  已经连续好几个晚上睡不踏实,今天叫来刘会计对账,心情更糟糕。
  仓库见底,账上空了。
  这个年代的生产队,像后世的公司一样,在必须完成国家交公粮指标基础上,自己养活自己。
  以前沾鞍阳钢厂的光,瓦窑大队一度成为十里八村最富裕的大队,全县出名。
  那时候大队院里车水马龙。
  鞍阳钢厂的卡车时常进进出出,加工车间的轰鸣声能传三里地。
  社员们扛着工分粮,脸上的笑比新磨的白面还亮堂。
  可如今呢?
  鞍阳钢厂成了一片废墟,生产队的加工车间半死不活,社员们家家户户挨饿。
  “难呀!”
  刘永才这个当队长的,想不出该用什么法子让社员们填饱肚子。
  叮铃——
  大队部的电话突然响起。
  这还是鞍阳钢厂最红火时候,特批给大队部装的C23型手摇电话机。
  电话上盖着一块布,布上早已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灰。
  “这老古董还能喘气儿?”刘永才吓了一跳。
  他扯下灰布,手指蹭过布满蛛网的拨号盘。
  听筒贴到耳边的瞬间,电流声像蚊虫声音一般嗡嗡乱窜。
  对面的声音忽远忽近:“喂?瓦、瓦窑大队……”
  “听不清,大声点!”
  刘永才扯着电话线往窗边拽。
  “我们是研究所……产研合作……”
  刘永才拧麻花一样按住电话线,终于听清对方的话。
  几分钟后。
  听筒“咔嗒”一声扣回支架。
  刘永才重重落回椅子,椅背的裂缝硌得他脊梁生疼。
  可他顾不得这些!
  他只听见自己擂鼓般的心跳——
  来电话的人,自称陈学深。
  说他们研究所,准备跟瓦窑大队车间建立产研合作关系。
  只要关系确立

第84章 刘永才得到的好消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