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陈,把这几天的计划表拿过来!”
  余长青的喊声打断了陈学深的思路。
  他立即打开包,取出一张油印纸,递给余长青。
  余长青没接,朝赵瑞刚方向一挥手。
  陈学深胳膊转了个圈儿,直接交给赵瑞刚:“瑞刚……这是计划表,你看一下。”
  以前常喊“瑞刚老弟”,现如今,“老弟”二字,有点喊不出口了。
  赵瑞刚接过计划表看了起来。
  余长青道:“接下来五天实验。实验若成功,会举办一个总结大会。市里工业局领导和县里多家研究所骨干都会出席!我特意给你们大队要了三个名额!你可别不领情!”
  一直站在一旁的刘永才闻言,眼里顿时兴奋地发光。
  “余所长,您说的可是真的?工业局的领导……还有研究所的专家们?”
  他一拍大腿,急急道:“去去去……到时候一定让瑞刚去!”
  刘永才一听参会人员,就知道这种会议的重要性。
  这可是瓦窑大队车间露脸的大好时机!
  不正是之前赵瑞刚在拖拉机上三人谈话时,提出的“获取资源”的契机吗?
  以前,何曾有过这种机会!
  赵瑞刚看到刘永才激动的样子,就知道这位大伯没有看透问题的本质,开口道:“余所长,大伯,这个话题咱们找个地方单聊。”
  刘永才颇为不解。
  赵瑞刚以往挺爽快的,这次是怎么了?
  这么好的机会还不赶紧答应?
  余长青和赵瑞刚对视一眼,便跟着他进了车间的会议室。
  刘永才和陈学深也跟了进来。
  会议室的门一关,外面的喧嚣吵闹就都被隔绝了。
  几人坐定,赵瑞刚看向余长青:“余所长,情况明说一下吧。”
  余长青不明所以:“该说的都说了呀!
  赵瑞刚轻轻一笑:“这个总结大会,恐怕没表面那么简单吧?”
  刘永才一愣,目光快速转向余长青。
  余长青诧异地看向赵瑞刚:“你……你连这个都看出来了?”
  他略一思索,叹了口气,“哎,我还是说实话吧。”
  原来,这场总结会并不寻常。
  若按照三零八研究所的意思,宁愿不开总结会!
  北荒农场是部委关注的重点项目。
  三零八所取得突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
  质疑的声音很多,不乏市里领导,也有其他研究所。
  你三零八所以前名不见经传,怎么突然有了这么大突破?
  是不是弄虚作假?
  有没有蒙混过关?
  藏没藏私下利益?
  诸如此类的怀疑,在整个工业体系中传得沸沸扬扬。
  所以,这场总结会,表面上是对产品和实验结果的总结,实际上更像是市局牵头对三零八所的公开审判!
  余长青叹了口气:“我心里没底儿,所以想拉着你一起应付应付。”
  赵瑞刚点点头道:“实话实说多好,何必拐这么大弯。”
  余长青“咳”了一声:“这不是怕吓着你们嘛!回答我,没被吓到吧?”
  刘永才手心里都冒汗了,直摇头:“好家伙,竟然还有这么多弯弯绕!”
  赵瑞刚却淡定道:“这场仗,迟早要来,躲不掉的。”
  历经两世,赵瑞刚对当前局势认知更加深刻。
  在当代工业体系下,由于长期形成的生产格局和认知惯性,大型工厂被视为技术研发与重要项目的天然承担者。
  市里工业局和其他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也受这种传统观念束缚。
  普遍认为精密设备、关键技术应由具有先进设备和专业资质的大厂把控。
  而对基层研究所或工厂,如三零八

第122章 仇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