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真特妈是越想越气,越想越过不去这个坎儿!
      那要是还继续眼睁睁的看着她赚大钱,叔能忍婶儿也不能忍!
      可是她们却从没想过,她们自己做生意还不是一样的成倍成倍的赚别人的钱。
      一根针两分钱的成本,一盒纸盒的针成本价不过几毛,她能卖人家两块五到三块钱一盒。
      你说她赚钱不狠?她只不过是单价更低而已!
      李而把其中的道理掰碎了讲细了说给奶奶听。
      归根到底,不过是她们最终赚到钱没有你多,就是黑暗的嫉妒心而已。
      奶奶这才理解,可是还是很忧心。
      经过她们这样一闹,现在整个镇子上的人,几乎都不在她这里买衣裳了,甚至她还遇到了好些以前的顾客从她面前路过指指点点的。
      她的心里很难受,可是更难受的是,衣服的生意做不成了。
      她明明都已经快要享到清福了,再回想起以前整日整日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就很难受!
      李而看着奶奶沉闷的样子,也很着急。
      她一时间还没想好具体的安慰说辞,但是她知道此时此刻必须得说些什么。
      李而顺着奶奶的故事,很自然而然的想到:
      “婆婆,东阳镇做不起生意,我们还可以切其他哩镇子做,树挪死,人挪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说白老,东阳镇的人只有勒们多,我们也在等勒里卖老勒们久老,舍得花钱的人只有勒们多,时间久老,同一季度的衣裳卖出切的量只会越到后面越少,我们不在勒里卖,换个地方生意还更好,等生意不好老,我们又换个镇子,楞凯二天每季度的衣裳生意都会一直嘿好!”
      李而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可惜她现在在上高中,分身乏术。
      不然,她自己就能每周末在龙景区的几个不同中学摆摊儿。
      这样一来,客流更多,生意还更好。
      没想到奶奶却是说,去其他镇卖衣裳她早就想过。
      但一直苦于搬运无果,这个想法一直没能实现。
      究其原因还是生活在农村的特性。
      顾客全都是些农民老太和中年妇女,她们赶集的高峰时间段都是在早上七点到八点半,基本上超过九点就几乎没有人再进集市。
      那就代表奶奶每天要在七点钟以前把摊子支好。
      而从东阳镇去到龙景区的其他镇子基本上都是要上去龙景区的大巴转车到一个中间站,再换乘龙景区去其他镇子的大巴。
      这路上耽误的时间最少就是一个小时,更别说还要盘那么多长长短短的挂衣杆,两个三十寸的超大行李箱,加起来就是上百斤的重量还零散得很,奶奶一个人根本就拿不了那么多的东西奔波。
      听到这里,李而忽然灵机一动,说道:
      “婆婆你可以切秋雨镇卖衣裳撒,斗是在我读书的那哩。”
      于是李而又把自己在校门口卖衣服,最后被学校阻止的事情说了。
      她现在还压了三百多件的货,奶奶也压了一百多件的存货。
      那何不把她们的

第64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