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章 雇主听起来比自己更专业[1/2页]

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 七月糯米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周书易经她一提醒,也想起来了:“宣儿说你要定制一口比牛棚还大的锅?”
      这个比喻把林桑逗笑了,如果不知道用途,这么说还挺形象。
      其实她是想做一个沼气发酵池,她年纪小的时候一度很流行,福利院为了节能,也建了一个。国家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大范围推广。
      所以到了农场的概念阶段,她首先提出沼气的方案。
      缺了沼气一环,算什么有机农场?
      钱家村的地理和气候跟她的农场如此一致,让她想要如法炮制一个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难点就是各种软硬件。如果说农场书房现有的工具书和曾经的经验勉强算合格的软件,这个时代各种硬件就是硬伤。
      比如说沼气池,曾经有人拿砖块砌筑,导致不够密封而漏气,但现在却有其他各种选择。
      不怕麻烦就自己用钢筋水泥立模板现场修一个,怕麻烦就买成品。
      林桑农场里就有玻璃钢和pvc两种材料,听说还有软体的沼气池。穿来后这些材料都是扯淡,她都想将农场的沼气池挖出来用了。
      要不是那天抓贼,那只立了功的陶瓮给了她启发,林桑恐怕真要捏着鼻子去做挖掘的活。
      她想过了,从密封和防腐的角度,用陶瓷烧制完全可行。只是不仅做几个池子这么简单,各种配套的设施都要跟上。
      而且今天还见到了玻璃,又给了她启发,有机农场的硬件朝着完善方向再迈进一步。
      这些都不是三言两语都沟通清楚的,周书易也这么想,可附近也没什么干净清幽的地方。
      以前几个大老爷们谈事情,随便找个小酒肆就行。现在对方是位大嫂子,去酒肆他觉得腌?,偏又不能往人少的地方领,更不适合去家里。
      周书易这辈子第一次跟女性打交道,快把他愁坏了。
      对方这样纠结,林桑却是个不讲究的,随便张望一下,抬手指道:“我看那里就有个茶肆,就这家吧?”
      茶肆可是比酒肆还简陋,但周书易是个随和的,听对方这么说自然点头:“好,那就去白沙茶肆。”
      简单要了几样茶点,林桑开门见山,一坐下就拿出图纸。今天本来就打算要去周家的,她随身带着。
      周书易自己就能画图纸烧陶,这个本事还传给了儿子,看图纸自然没问题。所以就是看懂了才惊讶,这都是什么古怪玩意,他走南闯北愣是没见过。
      “式样清晰,尺寸标得也细致,烧制自然没问题。钱嫂子,我能问一句吗,这是做什么用的?”
      林桑想过要解释,但这是一句两句说得清楚的吗?横竖不影响制作,她只好先卖关子:“周掌柜只要能烧制就行,至于用处嘛,等投入使用你就知道了。”
      周书易还真是好脾气,二话不说就答应承接。
      这玩意儿打胚烧制都不容易,他就算提高一些利润,总价也有限得很,对方显然不是批量定制,这点助力对他目前的难关可谓杯水车薪。
   

第61章 雇主听起来比自己更专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