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5章 我的客户等不及了[1/2页]

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 七月糯米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乎他们意料,玻璃板还坚挺着。
      “通通通——”
      小南还耍上了,一边跳一边还喊:“娘,这可神了,这不是玻璃吗,怎么这样神奇?”他可还对前不久的玻璃摊位印象深刻。
      林桑不急着回答,还鼓励另外两个:“你们也上去试试看。”
      还可以承受更多?俩孩子从不信到不敢到犹犹疑疑,最后放飞自我,经历了跟小南一样的心路历程。
      周书易从生产线上下来时,看见的就是这样一幕。
      三个小子挤在一块玻璃台上,搂在一起又喊又跳的,他的老心脏也跳个不停,继而惊讶不已、“这是——钢化玻璃?我们窑上出来的?”
      如果玻璃结实到这个程度,他还怕什么长途运输啊。
      林桑给他们解释:“这是双层夹胶玻璃,这两片粘在一起几乎有半寸的厚度,几百斤的人在上面跳都没问题。”
      如果厚度再加一倍,夹的胶也过关,用来做后世景区很流行的玻璃栈道都没问题,她农场就建了一处。
      林桑建议:“这两块作为样品好好留着,以后有顾客上门可以亲身尝试。但做玻璃棚的厚度不需要这么厚,再减一半都足够了。”
      她农场定制的玻璃棚,双层再加一层胶的厚度也没超过一厘米。
      而且暖棚不是固定的,自重越轻越好。暖棚的玻璃墙可以折叠,棚顶是活动的天窗,在阳光好的时候可以电控打开,让棚里植物直接沐浴阳光。
      这也是真正的有机农场,暖棚的温室效应虽然能够让植物反季节快长,但隔着玻璃层的光合作用也会大大降低蔬果的营养价值。
      活动天窗方便在气候不好时将顶棚关上,晴朗时再打开。
      白天打开顶尽情光合作用,但围住的玻璃墙还是能将棚内温度升高。晚上再打开整个暖棚,让温度昼降减少呼吸作用。
      用这样的方法拉开昼夜温差,农场里试过两季,不仅能种植各种热带蔬果,还能达到甘甜多汁的品质,不比原产地的质量差。
      可惜土地面积有限,没法大量种植。当然那只是第一期的农场面积,第二第三期的也在积极开发中,然后——
      算了,没有然后了,她还是把握好当下吧。
      当下自然做不出那样的轻质型材玻璃棚,这个时代连铁矿开采权都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
      所以她暂时只能用陶器代替金属型材。
      她将整个暖房的两侧的陶架都设计成滑轨,玻璃镶嵌在陶制的框架内,然后组装在滑轨上。
      一个二十米的暖棚纵向分成五段,每段四米长。这五块玻璃架呈阶梯状一层层降低,可以沿着轨道将整个棚展开,也可以推着它收起来。这是从农场折叠阳光房的造型上得来的灵感。
      林桑随意画了个草图,周书易父子合力研究了几天,才将技术难点一一克服。他们应林桑的要求,真的做了一个小巧的模型。
      暖棚是方形的斜顶,林桑本来想定制弧形的顶,考虑到技术和造价问题,改成了平的。但平顶容易积雨雪,只好改成平的

第95章 我的客户等不及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