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1章 关键时能救不少人命[1/2页]

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 七月糯米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瓜菜再好也没法只靠它填肚子,而且在冬季还吃得起的人家非富即贵。小南不得不承认娘亲说得没错,难道要赚得盆满钵满,然后看着百姓饿死?
      他也同意娘说的,这不是什么圣心发作,如果发生了大规模的饥荒,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而且书本上的仁义廉耻也让他无法漠视鲜活的人命。
      想通后小南的干劲也提了起来。
      “今天要种的这一亩地都耕完了吗?先洒肥料再深耕,耕完正好搭暖棚。”
      小东还在忙着帮周宣带来的人卸货,十辆大车的易碎品不是那么好卸的,林桑也全程盯着,小南就主动视察起了工作。
      小川抬头笑笑:“放心吧南子哥,东子哥做的竹犁很好用,等他们那边卸完货,我们这里一定耕完。”
      以前的耕犁都是铁打的,每家不能多备,朝廷限制一家一副。
      铁器很贵,其实就算官家允许他们买,庄稼人也买不起。这两年村里也养不起耕牛了,家家种地都是用锄头铁锹翻一遍。
      但一家十几亩地,靠这样的速度翻完了,怕是春光等不住。还是东子哥这个办法好,钱婶子只提醒了几句,他就跟狗子爹做出了这样的大竹犁。
      每根竹犁有三尺长,中间连着一根握手的长竹竿。关键是竹犁两端的丁齿可以连接,一垄田有多宽,需要几根竹犁,就能灵活连接几根。
      像暖棚的一垄有十二尺宽,小川将四根竹犁连成十二尺的宽度,四个人手握竹竿一起推,犁地的效果又快又好,场面也很壮观。
      他们合力将一块地犁到底,再折返推回来。竹犁的丁齿很深,来回一趟就能将肥料和土都犁透了。
      当然这四个后生是他精心选的,他以阿盈为标配,选的其他几位年纪和个子都差不多,这样互相间步子更好配合,力道也均匀。这就是婶子说的,项目经理的责任吧。
      选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也很关键。
      如果说小川是合格的项目经理,小南就像时不时出现的监工。
      南监工视察了一遍,发现没一个偷懒耍滑的,进度不是问题,就关心起下一道程序来。
      “播种的红薯要切块,每一块最好都带一个芽,不能切太大,也不能太小。大了浪费,小了又不能活,那更浪费,大家都会吗?”
      抠门的小南是容不得一丁点浪费的,他又视察了一遍,发现阿满完成得最好。
      这批红薯捂了好些天,满身都是芽。娘说能控制红薯发芽的温度和湿度,但并不能控制芽的分布。所以切的手法很关键。
      几个年纪大些的都跟阿盈犁地去了,剩下的半大小子数阿满最大。他过了年十一岁,在农家十一岁的孩子能顶半个大人。
      小南发现阿满不仅自己操作得好,还能眼观六路,帮其他几个小伙伴一把。林桑也发现了,她各处看了一圈,就给阿满升了职。
      “阿满你来做这道工序的工长,所有切开的红薯要经过你的检查再种到地里。作为工长,你跟小川一样,每天的工钱加五文,你看好不好?”
第101章 关键时能救不少人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