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那个黑脸的二太爷怎么抗议,钱家全体坚持到底。
王家族长本来有点怵吴氏一家,他听了这句话,也变了脸色。是啊,本来以为吴大只是面善心苦,没想到他有这样的杀心。
村里跟吴大一家有仇怨的还少吗,他本家好几个侄儿家就跟吴大家闹过不止一次,谁知道这黑心的什么时候起杀心,以后大家岂不是每天都要活在惊惶里?
王族长道:“钱家侄儿说得有理,出了这样的事就该送官,至于官衙怎么判是官家的事。”
不仅王家人,眼看到了辰时,越来越多上门送菜的乡邻都围观了此事。听到这样确凿的罪证,任谁也没法安心跟一个危险分子同住一村。大家敬仰的钱里长竟然挨了锄头,黑心吴大激起了群愤。
除了小南和钱三,不少钱家子侄也忍不住向吴大动了拳头。
吴二太爷想再反驳,都被这样的景象压了下去。很明显他要再表现得护短一点,怒火随时能蔓延到他身上。
另外两位太爷不知是识大体,还是跟吴大本就不对付,索性一声不吭,直接来了个默许。
但王族长又想起一件事:“还没出十五,官衙这两天是不是告休?”
越国朝廷正月十六复印开朝,州县的官衙也有春节小长假。
这个假期可比现代长多了。
林桑建议:“那就还是将吴大绑着,关进祠堂里,村里轮流派人看守,等到十六再送官衙。”
不能放回家里,关进谁家都像非法拘禁。
虽然这个时代不对平头百姓讲人权,也没有非法拘禁一说。但关在祠堂显然更合适,她这个提议得到大家一致同意。
里长还躺着,钱三代替老父安排轮值的事宜。
他将今天的事在老父病榻前说了,钱柜微微点头,声音还是很弱:“做天灯……给村里祈福……求雨……”
老人家差点去了半条命,还这样惦记着村里,林桑鼻子发酸,也凑上前保证:“爹你放心养着,天灯的事情我一定不让你失望。”
怪不得三个村子,大塘村民风最淳朴。有这样一心为公的里长,村民才会真心拥戴。
黑心吴大被押祠堂,钱三安排好事宜,又上了吴大家一趟。
想到吴大还有个忠奸难辨的小儿子,林桑觉得这是场硬仗。
但眼下送菜的百姓的越积越多,小南今天全程不在状态,还影响了小米,林桑只好拉上狠人老太帮忙应付。
收完菜林桑劝小南出门:“爷爷没事了,你二叔会看着,酒楼的菜今天还是得送,我们是签了书契的,得有契约精神。”
小南是被最后四个字打动的。当初娘亲教他如何跟人谈判签书契时就教过他这句话,一旦走上商贾之道,就得将契约精神贯彻始终。
他打起精神送了三天瓜菜,林桑这边也带着两个村做出六千只孔明灯。最后一步写祝语,这次林桑没用墨,用的是碘化银溶液。
碘化银不溶于水,银桑被
第112章 其他寡妇就不要出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