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家里姓刘,跟林桑三妯娌钱陈氏是一个村子的。
刘母念及出嫁的大女儿,正在家里抹眼泪,她跟刘父商量:“明天闺女要是还不回来,你就去钱家村看看。小桃在婆家日子一定不好过,要不然怎么正月都不回来。”
刘父坐在灶间吧嗒吧嗒抽旱烟,他也是后悔听信村里人的话,说什么钱家村的秀才家婆母宽厚,同村的陈家女儿嫁过去多年,一点不受婆母苛待,婆家对娘家也大方,三节六礼从来不落下。
刘家夫妻两个商量着,他们不图亲家的节礼,连彩礼钱都可以不讲究,只要能真心对女儿好。
陈家女儿回娘家他们也看见了,气色确实不差,还回回都不空手而归。东西是其次,但那是婆家看重儿媳的表现。
就冲这一点,刘父刘母意动了。
打听到婆母是寡妇,两人又犹豫了。公爹是秀才,说起来当然很好听,可都已经过世了,也没什么好提的。相比面子,刘家父母更看重里子。
“寡居的婆婆会不会很难伺候?”刘母也有过这个担忧。
她家男人是招亲上门的,论与婆母的相处之道,刘氏自觉没什么经验可以向女儿传授。
要不是当时见了钱东一面,觉得这孩子长得实在好,带着点秀才儿子的书生气,而且也是个老实孩子,想来不会欺负自家闺女,做爹娘的才点了头。
现在看来,老实孩子在家里说不上话,真要出点什么事,估计都护不住媳妇。
“前几个月钱家老二不是也娶亲了吗,娶的就是亲家母的娘家侄女。你说会不会二儿媳一进门,越发没有我们小桃站的地方了?”
刘母越想越心惊:“不行,我还是今天就去一趟。”
刘父磕掉旱烟站起身:“还是我去,这样的雪天,你连路都走不稳。”
他刚起身,就听见院外闺女的声音,还有姑爷小东的:“爹娘在家吗?我们来看你们了。”
小东一手一个竹篓提进门,对岳父母笑笑,转身继续卸货。小桃要帮忙搬他还制止:“放着我来,虽然过了四个月,娘说还是要小心,别搬重东西。”
他一筐一筐往屋里倒腾,刘家父母压根顾不上看。
正在念叨的闺女突然上门已经是一重惊喜,两人脑子里现在嗡嗡的,想的都是那句“过了四个月”。
刘母看看闺女,肤色白皙中带着点红晕,这是在家都没作养出来的气色。再看看肚子,好像看不出什么,但闺女丰腴了是事实。这样的荒年不管什么原因养胖了都是好事。
她一把拉住闺女在她耳边问:“桃儿,你,你有身孕了?”
就算是亲娘问,小桃依然羞得低下头。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做娘的一欢喜,眼泪都要出来了。
闺女嫁过去也有两三年时间,肚子一直没动静,刘母一直揪着心,这事不管搁在谁家,再好的婆婆估计都坐不住。
小桃每次回娘家自然说一切都好,但闺女瘦成那个样子,回来了也是怯怯的。刘母天天后悔,这婆婆都有多厉害,才把小媳妇吓得这样。
&n
第124章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