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必要时还会对着子民挥起屠刀[1/2页]
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
七月糯米饭
不仅白沙镇这一家,三江、江南、千岛三家分店也是如此。
要齐德隆来说,扩建一间恐怕都不够,最好三镇同扩,睦州的其他县镇也同步运营起来。
虽不能操之过急,但接下来不管工程队还是运输团,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林桑本就打算批量招工,而几百里外处州来的百姓,跟睦州孙家没有任何渊源,不容易被归云楼埋钉子。危难时她向灾民抛出橄榄枝,绝境时给了希望,绝对能收获未来员工最大的忠诚。
这不是奸商逻辑,林桑想过了,这绝对是相互需要,相互依存。
她没提以工代赈的概念,但这话还是给了何户曹启发。户曹负责的是一州百姓的户籍民生,他突然想到了什么,眼神蓦地一亮。
“大塘村有一支打井队,这段时间在帮官府打井找水源,如果能够扩充人手,那就能将范围扩大到整个睦州。”
这是帮官府出工,虽然工钱有限,但至少能将肚子填饱。刘兵曹掐着手指算了半天,又皱起了脸:“但这最多吸纳几百人,这批灾民可不止两千呢。”
林桑笑笑,她当然还有绝招一直没使。话说绝招放到关键时刻甩出来才是杀手锏。
她继续语语惊四座道:“白沙镇治下有一个上岭村,民妇上次去亲家母家里走亲戚,发现村里有一座铜山,假如朝廷下令开发,就能安顿下这一次的灾民。”
什么叫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就是了。
陈银曹张大了嘴,感觉今晚再也没法合拢,可怜的杨司马踱了一晚上刚刚坐下,闻言又一下子窜起来,惊得李主簿刚才一直捏在手里发泄的铜镇纸砸在他脚背上。
杨司马顾不上吃痛抽气,结结巴巴地:“铜……铜……铜——你是说铜——”他一把捞起地上的铜镇纸,一脸不可置信,“是,是这样的铜?”
不怪司马爷一副没见过世面的不聪明样子,谁让吴越的矿产资源一向稀少,以前比不上吴国,现在比不过邻居江南国。
只不过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江南国的铜陵县产铜量惊人,这不很快就被大宋天子瞄上了。
哦,一激动话题不小心扯远了,杨司马将思绪拉回到自己治下的上岭村。他自然知道有这个村,也亲自去村里走访过民生。
“可是,可是,林东家是怎么知道上岭村有铜矿的?”她连这个也知道,还真是神了,还有什么林氏不会的吗?
林桑没来得及回答,何户曹一拍脑门想起来了。
“东山公司下面不是有一个炼铜坊吗,林东家上个月来登记造册的,就是说发现了一种开紫花的草,能够提炼出少量铜材来。”
大爷好脑子,林桑点头:“不错,民妇就是采花时发现那些碎石里也能炼出铜来,后来发现整座山的石头都是这种颜色,里面富含铜质,这才敢肯定那是座极大的铜山。”
她也怕换了次元,地理资源有什么不同,所以前些日子绕着整座山确认了一遍。铜山即宝山啊,尤其是这个以铜钱做货币的时代。
林桑看着上岭山像看一座宝矿,舍不得将开采权拱手交给朝廷,无奈又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将宝山搂到手。
第167章 必要时还会对着子民挥起屠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