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1章 林东家能有什么坏心思[1/2页]

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 七月糯米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说得无耻一点,林桑就是在薅朝廷这头大绵羊的毛。
      出厂价是说得好听,她也是要真金白银拿钱购买的,但她算过了,以当前的机械投入和人工成本,虽然总量会很巨大,但平摊到每一件铜器上成本简直低得可怜。
      她那些加了附加值的机器设备就不一样了,林桑看中的是她转手卖出的大额差价。
      最重要的是她没透露自己每个月究竟需要以出厂价第一时间买走多少铜量,会不会被东山公司一购买,朝廷这边所剩无几了。
      这些林奸商都不会主动提及,但合作书契上她会将重要的条款都列清楚。当官的精于官场,说起生意经来肚子里还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自杨司马以下一众参曹个个听得一头雾水,果然觉得林东家这点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典型的被卖了还深深觉得人贩子伟大又高尚,陈银曹首先就觉得可行:“司马爷,我看行,毕竟说到做买卖,人林东家比咱们都明白。”
      刘兵曹也催起了顶头上司:“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司马爷赶紧拿个主意吧。”
      杨谦背着手在矿上山磨起了地皮,他是有这个职权拍板的。
      吴越是大宋的臣国,一州之长就是司马,并未设刺史一职。但在职权上司马跟刺史一样,封疆之吏,有独立的军政大权,尤其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他完全可以一边推行新政,一边向朝廷飞马奏报。
      杨司马在做最后的考量,众下属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低泪点的刘兵曹还在小声嘀咕:“这还有啥可愁的,这不比昨天那架在火上烤的两难局面强?”
      一句话提醒了杨司马,他当场拍板:“行,就这么定了!大家这两天都要辛苦一下,我们这就去起红薯,设粥棚,迎灾民进城!”
      粥棚虽以庆丰楼的名义设立,但毕竟走官方路线,人手方面以官衙为重。总不能让钱家既出了粮食,还要出力。
      但林桑那几千石红薯,也就数量看着惊人,其实她没花多少成本。
      薯种出自她的农场,肥料用的是免费的沼液沼渣,也就中间花费了一些人力成本。
      她算是以最低的成本,赚最大声的吆喝了。
      除了名声,还捞到个跟朝廷合作的机会。不过她一点都不亏心,未来的铜矿里,将填着她大量的管理成本呢。
      她就是想通了这些,才确定这是三方共赢的局面。
      但官老爷们不知道啊,却一脸自己赚到了的表情是怎么回事?
      唉,真是帮有情有义的憨憨,林桑厚着脸皮庆幸自己是真厚道,这要是真心坑谁一把,这伙铁憨憨必定一坑一个准,完了还帮她歌功颂德。
      再回到大塘村正好是中饭时间,这段时间受了庆丰楼影响,官衙也开始实施一日三餐制。林桑为表谢意,有心请憨憨们吃顿便饭。
      杨司马第一反应是想拒绝,可是以李主簿为首的吃货憨憨们眼神马上就亮了。
      想起庆丰楼那顿没吃完的酒席,他们心痛难掩。听说庆丰楼的酒菜都出自林东家处,所以钱家的伙食简直太值得期待了。
      果然拒绝的话还没说出口,一阵勾人的香味将大家魂都勾住,杨司马再说什么也不管用了。
第171章 林东家能有什么坏心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