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7章 何以生存,何以治国[1/2页]

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 七月糯米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吧,这个问题掰扯清楚了也好,林桑放下昨天熬了一宿列出的计划表。
      “照你们的说法,以后都是治理国家的栋梁之材,那么我问一句,你们的治国理念从何而来?”
      从何而来,这不是显而易见吗,三郎大声回答:“当然是读书明理,跟着当代大儒学治国之道。”
      林桑反问:“当代大儒,他说的话一定对吗?书中记载的尚且没人敢保证就一定是绝世真理,哪位大儒敢说自己说的一定是治世良言?”
      这个问题太惊人了,从汉朝独尊儒术以后,从来没有人敢公开质疑大儒的话,更没人质疑圣人著的书。
      林桑冷笑:“如果这些东西真有用的话,前面那么多的朝代为什么会覆灭?”
      “呃——”大皇子正想说两句,立即就被噎住。
      是啊,前朝万国来拜,是如何的盛况,别说自己一个小小的吴越不能比,就连赵宋王朝也没法望其项背。
      那样的盛世,是没有治国大儒吗,缺乏治世书籍吗,可是为什么,最后还是一败涂地?他一肚子疑惑,又不好意思问,全写在了脸上。
      林桑继续发问:“我假设一下,以后你们中的一位要继承大统,有的要做治世能臣,是这样吗?”
      这虽然是事实,但貌似还没人这么直白粗暴地在明面上说出来,大家都不由心头一颤,躲避着彼此的眼神。
      林桑才不管这么多弯弯绕绕,这些孩子早晚要习惯她的风格。
      “可是就你们现在这小样会些什么呀?知道国家一年有多少粮产税收吗,什么地适合种什么,赋税定在多少最合理?下面官员说的话,你怎么知道有没有坑你?”
      “谁吃了豹子胆了,敢坑骗皇帝?”有二代下意识反驳。
      林桑都笑了:“你们几个不仅民生知识是盲区,就连书也没念好。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史书中记载那些欺上瞒下,叛军都到了宫门前,奸相只手遮天粉饰太平的实例还少吗?”
      这话说的男孩子们都沉默了,公主们也许不尽了解,但皇子们是读过史书乃至兵书的。别说前朝,就拿他们吴越来说,几十年来就没少办理那些渎职的官员。
      二代们鼓着气场瞬间熄了大半,林桑依旧发出灵魂叩问。
      “除了粮食作物这些民生根本,你们有谁敢说一句了解这个国家?要怎样解决水患,怎样发展人口、解决就业?我们的军事边防又如何,有敌军进攻该如何组织战斗,怎样设防抵抗?”
      大家呆呆张大了嘴,这些问题书本上好像有,又好像没有。那些大儒似乎都能说出一些,但谁能给出一个切实可用的方案?
      大皇子张了张嘴,还是问出来疑惑:“这些答案大儒们不知道,书本中也不尽有,那,那要去哪里找?”
      “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然是从实际历练中去找答案。”
      阳明心学说“知行合一,事上磨炼”,这帮小崽子读了几年书,一个个眼高手低,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优越感,还真是无知的最无畏。
      钱大郎低头不说话,那个明里暗里都喜欢跟他较劲的老二也开始默默思考,只有大公主还不服气。
      “晟淑人一会诅咒我们会成为亡国奴,一会又说我们都会成为治世能臣,正话反话都让你给说了,真是好笑。”
      这是杠精吧,林桑不怒反笑。
      “听说吴越的公主们也是读书明理的,就学了这么个断章取义?”她眼峰一扫,大公主莫名心中一凛。
      “不管亡国还是治国,以你们目前的能耐都没有出路。相反,有了生存技能,管你王公贵族还是平头百姓,不管国家的前途如何,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n

第317章 何以生存,何以治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