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9章 急流勇退需要大智慧大格局[1/2页]

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 七月糯米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了年夜饭端上来时,林桑发现两位老人的状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
      如果说前两天是硬挤出笑容不让她担心,那今天的笑就是心底焕发出来的,看着都年轻了好几岁。
      二老年近七十,实在是不年轻了,竟然有这份坚强。
      林桑在家里看了一圈,又多雇了几个工人回来种地浇菜。
      二老知道这是儿媳的孝心,不打算拂逆。他俩还趁势劝起了大儿媳。
      饭桌上公爹先开口。
      “老大媳妇,你总叫我们二老享清福,你自己这些年东奔西跑,也没闲下来享享福。如今孙子孙女都这样大,也该歇歇了。”
      婆母紧接着附和。
      “是啊,家里这样大新房造好,也没住几年。我看今年就别出去了,在家里享享福,也陪陪亲家母,陪陪我们二老。”
      听到这话,亲娘林老太也眼神炯炯看过了。
      林桑也知道,几个老人在汴京住不惯,自己一出门,家里三个长辈的就成了空巢老人。
      看着老一辈花白的头发,林桑意动了。
      她知道,这次出门一路惊险被大家知道了,实在让二老担惊受怕,老人这是找理由将她留在家里呢。
      穿来八年多,她在这里的年纪早就过了四十,这在古人来说已经过完了大半辈子。
      林桑寻思着,早点退休倒也不是不可以,反正孩子们都成气候了,各行各业如今没有她也照样玩转不误。
      大人们聊着天,孩子们倒是不说话,反正不管娘亲做什么决定他们都支持。
      只有死皮赖脸留下来过年的赵日盛大着胆子说了一句。
      他一直在细致地挑骨头剥虾,剥完却一口没吃。
      “老师你要是想提前退休就退吧,老师也忙了这么些年,是该松快松快了。”
      他殷勤地将剥好的鸡鸭鱼肉都奉到老师跟前。
      “反正从汴京来睦州一趟也方便,以后外头有什么新鲜的好玩的事,我就跑来告诉老师。”
      他像想到什么。
      “是了,惟浚哥的出版社还托我管着呢,有什么事,我就登到杂志上,老师随时也看得见。”
      钱惟浚这些年一直经营着一份九州风土新闻的期刊,一旬一期,刊印出来后就发往宋国各地。
      靠着这个印刷出版社,他小子这些年赚得盆满钵满。
      这次举行婚礼的老婆本,完全是这小子自己赚的。
      林桑听赵日盛这样说,好像猜到了什么。但她不动声色,只是说了句。
      “我考虑考虑。”
      其实她心底已经有答案了。
      过完年,林桑先给女儿小西,侄女小粟,还有银子和灵儿几对新人主持了婚礼。婚礼上,林桑故意找了个机会感慨。
      “女儿都已经出嫁,不认老不行了。”她故意瞟了赵日盛一眼,“你们说我是不是该退下来?”
      赵日盛立即就收到了这一眼。
      “老师真的想退休了?那敢情好啊。老师在家里享清福,家里生意,还有宋国的商会,有南子哥在呢!”
      林桑懂了。
      巴望着她退休,这应该不是赵日盛的意思,而是官家他老人家的顾虑。
      这些年她不仅将生意发展到五湖四海,东南西北各个国家,都有她的人脉和势力。
      北边的大草原上有她的奶业牧场,东面的高丽和倭岛有她的农庄和银矿。
      西面她的人脉可不止到吐蕃高昌为止,再往西,过了大漠,还有耶律贤和萧绰夫妇跟她遥相呼应呢。
      加上最近这一趟,东南一带也是她跟战神打下来的。
      林桑自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贸易机会,迅速抢占了几个好地盘开公司,办工厂。
      她只是想打造一个商业王国,可对官家来说,这些国家都是她出谋划策,兵不血刃拿下的,加上她

第679章 急流勇退需要大智慧大格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