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5章 最强吕布(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1/2页]

汉道天下 庄不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协对袁绍、公孙瓒的胜负不敢感兴趣——反正他们都不是什么好人——倒是对易京兴趣颇浓。
      他让贾诩将此作为一个战例,让学员们进行探讨,看看他们面对这样的堡垒将如何取舍。将来大军东出,他们将是基层将领的骨干力量,攻城是必须掌握的战术。
      当然,借此机会,也将公孙瓒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告诉他们残暴不可取。像这种滥杀无辜的人,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
      好杀者,人必杀之。
      演习结束,贾诩赶回去做课后总结辅导,也带走了易京的示意图。
      吕布率部上阵,开始做演习前的准备。
      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在研究长途奔袭的相关问题。在花了不少功夫,反复阅读李广、卫青、霍去病的传记后,他得出一个结论。
      想和胡虏在草原上争锋,就要先将自己变成胡虏,而且是更强的胡虏。
      具体而言,就是要适应草原的生活方式,将物质要求降到最低,以减少对辎重的依赖。与此同时,还要有草原上生存的技能,包括识别地形,打猎取食,以增加在草原上的存活机会。
      李广为什么不能建功?是因为他适应不了草原上的环境。在塞内作战还行,出塞作战就很难取得战果,甚至经常迷路。
      卫青取得了不少的战果,但他有一个特点,目标固定。一旦没有既定目标,就很难得有效的战果。而且他同样依赖后勤补给,难以持久。
      霍去病的战绩最好,对后勤的依赖也小,但他是以精锐力量的大量伤亡作为代价的,同样不可持久。
      吕布的方法是以精锐骑兵出击,循着胡虏经常出没的路线,一路扫荡过去。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绕过去,下次再来。
      这个战法看似荒唐,但仔细分析,却有一点道理。
      草原上能够养活一定规模部落的牧场是有限的,沿着特定的路线杀过去,总会有收获,以战养战,就足以养活自己。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来一趟,让对方不得安生,时间越久,对方除了躲得远远的,没有更好的办法可想。
      刘协将这种战法总结为一句话: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喜欢入塞抢劫,我就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出塞抢劫,让他们自顾不暇,难以自保。
      以中原拥有的技术条件、训练水平,只要肯吃苦,肯用心,同等兵力下,汉军可以击败任何一支游牧民族的力量。
      之前两次对鲜卑人的作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汉军出塞作战之所以胜少败多,并不是汉军打不过鲜卑人,而是汉军无法适应草原,败于后勤不足,或者干脆迷路。
      如果汉军真能像吕布说的那样适应草原,比胡虏更像胡虏,胜负不言自明。
      刘协与吕布约定,你挑选愿意吃苦的人,加强训练,我尽可能的想办法为你提供优良的装备,让你能够以更少的兵力拥有更强的战斗力。
      吕布一口答应,希望能在秋冬之际进行一次尝试。
      他精心挑选了一百多骑,有一些是他之前的旧部,有一些是新招募的亡命之徒,其中不乏草原上的马贼。他们之中有人和吕布是旧相识,听说吕布要重操旧业,做有朝廷

第465章 最强吕布(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