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0章 千里而来[1/2页]

汉道天下 庄不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贾诩坐在刘协对面,将与杨彪见面的经过说了一遍。
      刘协静静地听完,点了点头。
      “先生辛苦了。”
      贾诩一声叹息。“陛下,臣知道,这并非治本之法,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大汉病了几十年,一味用猛药,只怕会伤了元气,为外邪所侵,不如缓缓图之,固本培元。且陛下富春秋,纵使三十年后,陛下也不到臣今日的年纪。臣等得,陛下更等得。”
      刘协莞尔一笑。“先生等得?”
      “臣等得。”贾诩郑重地点点头。“若能议和成功,天下太平,臣可学留侯养生辟谷,三十年未必不可期。”
      刘协眼中的笑意更盛。
      这老狐狸,以退为进啊。学张良,你真放得下吗?
      “先生,你有留侯之智即可,学他养生辟谷却大可不必。”刘协微微一笑。“张良才活了多久?你要学他,可就见不到真正的太平了。”
      贾诩微怔,随即哈哈一笑。“这么说来,臣又可以胜他一次了。”
      “又胜一次?”
      “是啊,臣遇陛下,幸运胜于留侯遇高皇帝。”贾诩笑道:“若是能比他长寿,岂不是又胜他一次?”
      刘协哑然失笑,随即又道:“先生当胜留侯,我却不敢胜高皇帝。”
      贾诩眉梢轻挑,含笑道:“陛下若不敢胜高皇帝,如何能行五百年之变?此决胜之时也,陛下可不能怯阵。别说是高皇帝,就算是三皇五帝全都站在面前,陛下也只能勇往直前,一举超越之。”
      刘协抚掌而笑。“愿如先生之言。”
      ——
      两日后,刘协再次召开朝会,讨论对袁绍的招抚之策。
      这一次,会议进行得很顺利。
      以杨彪为首的几个老臣都表态支持天子的意见,可以接受议和,但袁绍只能以渤海太守的身份代理冀州事务。
      为了促成和议,司空张喜毛遂身荐,愿去山东传诏。
      见此情景,刘协也不好节外生枝,只能答应,命人拟诏。
      当然,他也不会满足于袁绍等人的口头称臣。如果袁绍接受这个条件,山东各州郡受朝廷正朔,就必须派人上计,向朝廷汇报户口、土地,并缴纳贡赋,推贤举能。
      除此之外,刘协还有一系列的恢复计划。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建邮驿系统,恢复朝廷政令上通下达的渠道。
      这么做,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大汉疆域广大,仅靠人腿步行,传递信息的速度太慢,滞后太严重,不利于治理。
      二是随着并凉的安定,大批鲜卑、乌桓降人的入塞定居,西北的畜牧业开始复苏,大量的马匹需要销路。重建邮驿系统,可以为马匹找到用武之地,也是从山东获取财富,支持西北发展的一种方式。
      向山东出售马匹有利有害。
      如果山东州郡野心未除,很可能利用这些马匹来增强实力,从而提高与朝廷讨价还价的机会。
      所以刘协决定,转卫尉马腾为太仆,严格控制西部诸苑的马匹,最好的战马只能留在军中,由朝廷直接控制。
      紧接着,刘协又下了一道命令:转镇西大将军韩遂为抚军大将军,率部进驻洛阳,督兖豫青徐四州军事。黄猗、姜冏为左右长史,参军事。
   &n

第630章 千里而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