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相认那日,姚太师心头满是震惊窃喜,光顾着相认叙旧,姚太师忘了说先帝圣旨一事,上次见面他将此事说给安知闲听时,便发现安知闲对此,只有惊讶并无激动。
  姚太师既欣慰,安知闲是和凌王一般的君子,又气他和凌王一般散漫豁达。
  在姚太师的看来,四个皇子没一个能当大任:
  太子虽有才能却无帝王深思,他若登位容易受奸人挑拨,必然会让外戚干政。
  楚承曜虽最有心机筹谋,却是个口腹蜜剑的小人。此子秉性最是像那人,气量狭小且狠毒,登位后会如那人一般,为出心中旧怨陷害忠良。
  楚承烨就更不行了,先不说他亲娘舅,是害死凌王的仇敌,单论楚承烨为人,好大喜功不说,脾气还大过了能耐,若是登位八成是个暴君。
  至于楚承平,心性纯良和善,倒是比那三个好了不少,只是太过温和,一个过于温和的君王,必会引来野心勃勃的贼子。
  至于小皇子,姚太师选择性将其绕了过去。
  左思右想,不管从何对比,安知闲都处处胜出,是最好的君王人选,且有先帝圣旨在手,名正言顺。
  奈何他心中一片滚烫火热,安知闲对此却是反应平平,只埋头于替父报仇平反,对于皇位并无热衷。
  姚太师来此,不光是关心安知闲,更是重谈圣旨一事,劝了半晌,安知闲才抬眸回话:
  “太师爷爷,等救出母妃,给父王平反报仇后,若天楚需要我坐上那个位子,我定义不容辞,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姚太师闻言,沉默

少了野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