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0章 与杨国忠暗中密谋之人[2/2页]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里,郭千里已然敏锐地洞察到了右骁卫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部分人因他初来乍到便强占他人官职而心生怨念。
  然而,郭千里并未因此而退缩或采取强硬手段镇压。
  相反,他选择了一种更为温和且行之有效的策略。
  他从最基层的士兵着手,如同春雨滋润大地一般,慢慢渗透并感化他们。
  每一天,郭千里都会亲自投身于日常的训练之中,毫不摆架子地与士兵们共同承受艰辛困苦。
  再加上他丰富的带兵和练兵经验,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初步掌控了麾下五千人马。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五千人马的掌控会越来越彻底。
  与此同时,元载那边的情况也是风起云涌。
  兵部尚书王生寿在觉察到元载可能带来的威胁之后,从最开始便坐立不安起来。
  他犹如心急火燎地在暗地里绞尽脑汁想办法去打压元载。
  可令人惊叹的是,面对这一系列明枪暗箭,元载都能做到从容应对,巧妙地避开了所有陷阱和障碍。
  而且,在裴徽源源不断的钱财以及海量的情报信息强有力的支撑之下,元载轻而易举地就拉拢到了一批兵部原本处于中立立场的官员。
  这些官员们纷纷向他靠拢,并积极协助他搜集关于尚书王生寿办事不力的确凿证据。
  仅仅在上任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元载就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谋略,仿佛探囊取物一般巧妙而又精准地将一系列有关王生寿贪赃枉法的铁证搜罗到手,并迅速呈交到了裴徽那里。
  裴徽完全按照公事公办的原则来处理此事。
  他毫不犹豫地对王生寿展开了严厉的询问和深入的调查,准备依法依规对其进行严肃查办。
  这位兵部尚书王生寿可是出身于赫赫有名的太原王氏家族。
  太原王氏眼见自家子弟即将遭遇如此大难,顿时坐立不安。
  他们担心王生寿会丢掉兵部尚书这一重要职位。
  于是,经过一番紧急商讨之后,太原王氏决定主动出击,派人前往裴徽府上,试图与其讨价还价,寻求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双方你来我往,经过多轮激烈的交锋和协商,终于达成了一项妥协协议。
  最终的结果虽然是太原王氏保住了兵部尚书这个职位。
  仍然稳稳当当地掌握在王生寿的手中。
  但王生寿所拥有的权力却像是被锋利的刀刃削去了一层外皮似的大幅减少,其中相当一部分权力转而移交给了元载。
  ……
  ……
  裴徽成功地按照计划解决了王忠嗣假死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
  然而,接下来要操纵安禄山派人去与杨国忠暗中勾结并谋害李林甫这件事,却远比想象中的还要棘手得多。
  刺杀王忠嗣这件事情完全由狼鹰卫一手包办,而严庄则是狼鹰卫的统领人物。
  可是,安禄山此次派来与杨国忠秘密会面的人并非等闲之辈,而是他麾下上都护府的副都护独孤问俗。
  ……
  ……

第240章 与杨国忠暗中密谋之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