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9章 连发快弩齐射的威力[2/2页]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而勒马转身,利箭如流星般朝着对方的主阵射去。
  每一支箭都带着他们的杀意,妄图袭扰打乱对方的冲锋阵形。
  这种战术,便是北方游牧民族最喜欢用的“狼拉战术”。
  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像草原上的狼群,他们善于利用自身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对敌人进行不断的骚扰和攻击。
  “狼拉战术”正是他们这种作战风格的典型体现。
  如今,这种战术早已被大唐各方骑兵学会,无论是河西边军还是叛军,都将其运用得炉火纯青。
  对于那些纪律松弛、战斗意志较弱的军队来说,“狼拉战术”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当利箭如雨点般落下时,士兵们会本能地躲闪箭矢。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慌乱,完全忘记了战场上的纪律和指挥官的号令。
  在这种情况下,队伍很容易就会陷入混乱。
  有的士兵为了躲避箭矢,会不自觉地偏离原来的位置;有的士兵则会因为害怕而放慢脚步,导致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变得参差不齐。
  一旦有一方的阵型一乱,破绽立刻暴露无遗。
  对方的骑兵们就像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他们会迅速集中力量,朝着这个破绽冲杀过去,敌阵很快就会被撕开一个豁口。
  这个豁口就像是一个致命的伤口,一旦出现,就会迅速扩大。
  对方的骑兵会趁机涌入,在敌阵中横冲直撞,肆意砍杀。
  而原本就已经混乱的敌军,在这种冲击下更是陷入了全面的恐慌。
  他们四处逃窜,完全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最终,整个敌阵会全线溃败,胜利的天平也会倾向于采用“狼拉战术”并成功打乱对方阵型的一方。
  双方都是这样期待。
  在这场即将爆发的大战中,河西边军和叛军都紧紧盯着对方的主阵,而那来回穿梭的游骑,则像是这场战争的前奏,预示着一场血腥而残酷的厮杀即将来临。
  此时,战场上的气氛已然紧张到了极点。
  叛军那边,在河西边军狼拉战术的袭扰之下,小范围内的阵型率先出现了乱子。
  少部分叛军士兵为了躲避箭矢,使得整齐排列的叛军阵型,在这几处地方出现了些许空隙和错位。
  不过,这些叛军到底是经历过不少战斗,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们很快察觉到了身边的异常,那些反应迅速的军官立刻出声提醒周围的同伴,并且主动调整自己的位置,试图稳住这即将扩散的混乱局面。
  再看河西边军这边,他们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战场纪律。
  每一个士兵都像是被精准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严格按照将领的指令行动。
  即便时不时有敌方射来的箭矢呼啸着穿过空气,射中一些士兵的身体,发出沉闷的声响,受伤士兵痛苦的惨叫声也在战场上回荡,但这一切都没有影响到整个阵型的稳定。
  那些中箭的士兵,有的强忍着剧痛,依然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有的实在支撑不住倒下,旁边的战友会迅速补上他的空缺,仿佛他们之间有着一种无形的默契。
  整个河西边军的阵型,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在战火的洗礼下岿然不动。
  当双方彼此距离不到三百步的时候,空气仿佛都被点燃了。
  双方的冲锋速度开始加快,那些担负骚扰任务的游骑兵们就像一群灵动的飞鸟,立刻按照预先的计划从中间撤走,来到两边继续对箭矢袭扰对方。
  随着冲锋速度的提升,那原本平缓的速度带起了杂乱的马蹄声。
  一匹匹战马奋力奔跑,铁蹄踏在地面上,发出“哒哒哒”的声响,仿佛是一首激昂的战歌前奏。
  这杂乱的马蹄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场激烈的鼓点,在战场上不断回荡。
  双方很快接近两百步左右,此时的战场局势愈发紧张。
  双方各级将官都扯着嗓子大声吆喝,那声音在战场上远远地传了出去。
  他们有的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有的用手中的武器指向前方,尽可能地在这最后的时刻,让他们的战阵变得密集整齐。
  “保持队形!”
  “跟上前面的人!”
  这些呼喊声此起彼伏。
  士兵们听到将官的命令,纷纷调整自己的步伐和位置,努力让自己融入到更加紧密的战阵之中。
  双方近两万人马密集的马蹄声,就像无数个鼓槌同时敲击在一面巨大的战鼓上,慢慢汇成了隆隆的声音。
  这声音越来越大,仿佛是大地在颤抖,又像是一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的前奏。
  后方第一次经历这种场景的杜黄裳,被眼前的景象和这震撼的声音所深深感染。
  他只觉得一股热血在自己的胸膛中沸腾,心脏也随着那隆隆的马蹄声剧烈跳动。
  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手持望远镜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前方那即将碰撞在一起的两支队伍。
  两百步的距离,因为双方是对进的原因,其实对任何一方来说相当于一百步。

第519章 连发快弩齐射的威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