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2章 裴徽在洛阳附近安排的伏兵[2/2页]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得异常勇猛,毫不畏惧。
  更糟糕的是,安庆绪还率领着大批人马在南城门外养精蓄锐。
  这些士兵们和战马们都精神抖擞、体力充沛,就像一群饿狼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而李光弼所率领的人马,在城内就已经消耗了不少体力,此时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他们的胜算实在是微乎其微。
  如此一来,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差距愈发明显。
  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发生,也没有强大的救兵及时赶到,那么李光弼恐怕只有被活捉或者被杀死这两种结局了。
  眼看着安庆绪带领的人马与李光弼一行的距离越来越近,安庆绪心中暗喜,他觉得胜利在望,只要再加速冲锋一下,就能将李光弼的军队一举击溃。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准备下达加速冲锋的命令。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突然惊讶地发现,李光弼的三千多人中竟然又分出了大约五百人左右。
  这些人原本跟随着大部队一起前进,却在关键时刻突然停下脚步,并且迅速调转马头,如同一支离弦之箭一般,直直地朝着他们猛冲过来!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安庆绪措手不及,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这五百人如疾风骤雨般冲向自己的军队。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波澜。
  他目光如炬,瞬间洞察到这五百人马个个面露决绝之色,眼神坚定而冷酷,仿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敢死队,是战场上真正的死士!
  安庆绪心中暗自估量,以他的实力,要消灭这区区五百人自然不在话下。
  然而,这样一来,势必会耗费他不少时间,甚至可能会让他的部队遭受一些伤亡。
  他不禁有些犹豫,是否应该改变战术,先应对这支敢死队呢?
  “传令下去!”安庆绪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吴志光,立刻率领你麾下的两千人马,给我把那五百人消灭掉!其余人等,不得有丝毫耽搁,继续追击李光弼!”
  吴志光听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高声应诺。
  他迅速集结起自己的部队,如同一群饿虎般,气势汹汹地朝那五百人猛扑过去。
  然而,这五百人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侧身避开了吴志光的冲击。
  紧接着,这五百人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径直冲向了安庆绪所率领的主力部队。
  此时两侧都是颇为陡峭的山坡。
  如果安庆绪想要强行避开这五百人的冲击,就必须上坡而行。
  这样一来,不仅速度会大打折扣,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更糟糕的是,这会导致他们与李光弼一行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可能会让李光弼逃脱。
  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一瞬间,安庆绪的脸色瞬间变得狰狞可怖,满脸杀意,仿佛被一股无法遏制的愤怒所吞噬。
  他怒不可遏地咆哮着,声音震耳欲聋:“他娘的,别再跟老子兜圈子了!直接给老子撞上去!用最快的速度把他们全部杀光!”
  ……
  ……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显得如此漫长。
  大约过了小半刻钟,安庆绪下令留下一千人,去围剿剩下的那一百多个敌人,而他自己则率领着七千多人马,如狂风暴雨般继续追击李光弼所率领的将近三千人的部队。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安庆绪终于再次追上了李光弼的队伍。
  然而,就在他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大约又有五百人突然停下脚步,调转马头,毫不畏惧地径直朝他们冲了过来。
  这五百名士兵,皆是跟随李光弼征战多年的陇右老兵,他们久经沙场,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身上散发出一种决然和决绝的气息。
  他们的面庞被岁月刻画出深深的纹路,透露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生死的看淡。
  然而,在这一刻,他们的眼神却如燃烧的火焰一般,死死地盯着安庆绪带领的七千多叛军骑兵,仿佛要将他们吞噬。
  这些士兵的神情既悲壮又怨愤,其中还夹杂着深深的恨意。
  他们或许在回忆着曾经的战友在战场上倒下的场景,或许在怨恨着叛军给他们带来的无尽痛苦。
  但无论如何,他们此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挡住敌人,为他们的主帅李光弼争取时间。
  安庆绪见状,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心中涌起一股寒意。
  他从未见过如此决绝的敌人,这五百名士兵就像一堵无法逾越的高墙,挡住了他的去路。
  面对这样的敌人,他竟然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
  然而,就在安庆绪犹豫不决的时候,李光弼却趁机带领着两千多人迅速与他们拉开了距离。
  原来,李光弼之所以选择在这里留下这五百名死士来拦截敌人,是因为这里是一处山谷,地势狭窄,叛军主力部队根本无法绕过去。
  唯有将这五百断后的陇右死士全部杀光,才能够继续追杀李光弼。

第582章 裴徽在洛阳附近安排的伏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