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南朝梁永兴公主萧玉瑶的一生经历[1/2页]

鲜为人知的历史趣事 汤汤哩哩啦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广大的书友朋友们,此书都是收集历史人物的隐私趣事。
      所以不会涉及章节顺序的。
      部分文段摘取出历史古典,历史传记。
      此书会刷新你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认知感官。
      当然了,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明确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和意图。
      不单纯为了评价而评价。更重要的是发掘其对后世的现实意义,从中可以吸取哪些好的方面,去除一些不好的方面,使今人更好地看待我们的社会,看待他人与自己的关系,看待事业的成败得失,从而升华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这便是强调了历史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要保证真实,用事实说话,让事实说话。评价历史人物说到底就是评价其一生的事迹及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而这就要求对历史事实进行负责任的考证和修订,只有事实首先正确,才可能使结论正确。
      否则,基本史实不明,张冠李戴甚至存在“莫须有”的史实,则从中得出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我们所要评价的历史人物,一般都会有众多的历史事件贯穿其一生,所以必须首先广泛的了解、占有这些基本的事实材料。
      通过占有丰富的材料,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正确的史实进行研究,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史论结合原则: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这样评价的历史人物才具有真实性,可信性。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将人物尽可能还原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我们不能拿今天的标准去评判当时的古人,不能从今人的喜恶出发,去不负责任地指责古人的缺失和错误,甚至拿今人和古人做牵强附会的类比,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做法。
      永兴公主萧玉瑶。
      萧衍,是南北朝时代与刘裕相同的传奇帝王(注:刘裕篡东晋立国,是南朝刘宋的开国帝王,一生共击杀六位真伪皇帝:桓楚桓玄、西蜀谯纵、南燕慕容超、后秦姚泓、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作为家世低微的北方庶族,萧衍之所以能白手起家完全得益于他的叔父萧道成篡刘宋立国。萧衍此人文武双全,早年以不俗的文学修养名列竟陵八友之一,495年又亲自带兵击退10万擅长骑射的北魏军队。无疑,如此才干突出之人必不甘心久处人下。500年,萧衍趁南齐武帝病危,趁乱发兵助萧昭业夺取政权。两年后,萧衍再次发动兵变,并自立为帝,开创了南朝第三个王朝—萧梁。在中国历史上,萧衍不仅是位雄才大略的开国帝王,还是位极其罕见的长寿皇帝,活了整整85岁。
      若不是候景叛乱,梁武帝可能会超越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帝王乾隆(89岁)。有意思的是,候景叛乱得逞还和萧衍的长女萧玉瑶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系。
      永兴公主萧玉瑶是梁武帝萧衍的嫡长女,她的出身在极其重视血统的封建时代是十分高贵的。母亲是萧衍正妻,即出身贵族的郄徽皇后,外祖母是宋文帝宋义隆的女儿寻阳公主。故而,萧玉瑶自小锦衣玉食不说,就是提出过分的要求也会被萧衍满足。常言道慈母多败儿,虽说他们是父女,但是萧衍的一味纵容使得萧玉瑶的性情极其顽劣。于是,萧衍只好为他物色了一个丈夫,希望借女婿之手约束于她。萧衍为她挑选的女婿是一位名门望族之后——萧衍的早年好友殷睿的儿子殷钧。殷钧勤奋好学,不但有才干,还特别有见识。同时,擅长隶书的他还写得一手好字,并一度为时人所模仿。此外,殷钧为官的政绩也很突出,史载“百姓化其德,劫盗皆奔出境”、“郡旧多山疟,更暑必动,自钧在位,郡境无复疟疾”。概括起来:殷钧此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人脉有人脉、为人行事还十分低调。如此好儿郎,萧玉瑶却十分鄙夷。原因无他,一则殷钧形象太差,史载“钧形貌短小”;二则殷钧“体羸多疾”,不能满足萧玉瑶的欲望。由于萧玉瑶十分讨厌殷钧,于是她想出了一个极其恶毒的办法。
      古代公主出阁后,

南朝梁永兴公主萧玉瑶的一生经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