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清朝的立储遗诏真的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吗?[1/2页]

鲜为人知的历史趣事 汤汤哩哩啦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时雍正在创立“秘密立储制度”时就已经想到了藏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的立储诏书会有可能被偷换,所以自雍正开始,秘密立储诏书一共有两份,一份密封在锦匣内,安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另一分则由皇帝自己贴身保管。在皇帝驾崩后,由御前大臣将两份遗旨取出,共同拆封,对证无误后即可当众宣布由谁继位。
      (“秘密立储制度”是雍正所创立的皇位传位制度,清时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四位皇帝都是靠这种方法得以继承皇位的。现如今我们在看清宫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个曾经,那就是在皇帝驾崩后,一位大臣会从“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取出先皇所写的遗旨,然后宣诏:“皇×子著立为皇太子”,就这样一位新的皇帝就诞生了,而这其实就是“秘密立储制度”。
      清时的皇位传位制度与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它不拘谨于嫡长子继承制度,如顺治、康熙皆不是嫡长子,因此在康熙时期,为了争夺储君之位,康熙的九位皇子本是兄弟却是如同仇人那般,他们自相残杀,骨肉相残,如此在雍正时期,雍正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康熙“九子夺嫡”那般骨肉相残的事情,决意不再立储君,而是采用“秘密立储制度”,即先秘密写好自己属意的想让他继位的皇子姓名,然后分成两份,一份在自己身上,一份藏在“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在自己死后将这两份同时公之于众,之后这位皇子就能直接继承帝位。
      当然清朝只有四位皇帝是经过“秘密立储制度”来继承皇位的,自咸丰之后,这项制度就宣

清朝的立储遗诏真的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