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宝大概不属于这里吧。”用手压实坟冢上的最后一抔土,朝谕黯然地说,“或许当初邵师姐不该救她,或许她该在那时候就死掉。我早该知道,阿宝属于矿层,一定要把她养在别的地方是行不通的……我以后再也不会养不属于这里的宠物了。”
“把阿宝的故事写成小说吧。”金睛子只能这样提议,“生命短暂,而文字长存。”
朝谕半个月没有出门,没日没夜地写了一篇关于阿宝的小说。师父看了,十分赞赏,说朝谕有这样的悟性,早日结丹不是问题。朝谕却对师父的赞赏无动于衷,听训般垂着头。
师父抱来了一只刚破壳的小地沟龙,送给了朝谕。小地沟龙只有手掌大,一身红色的鳞片还没有完全钙化,拨弄起来软软的。朝谕露出了阿宝死后的第一个笑容。金睛子此前一直担心朝谕会走火入魔,这下终于放心了,接着全身心投入《永夜独白》的三稿修改。
《永夜独白》早在三年前完成一稿。金睛子仍不满意,又花了很长时间修改。修改期间她阅读了大量关于坼界之战和魔修的书籍资料,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还原那短暂的十天当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周边环境的一道血痕、一丛草木到人物内心的每一个细微波动,直到影像清晰逼真地如她亲历。小说水面之上的一隅没有明显扩充,小说的水面之下却越来越宏大。当金睛子终于感到满意的时候,《永夜独白》已经被打磨得非常完美了。十五万字讲述短短十天之事,却没有一句话令人觉得多余。虽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支撑,语言却丰满饱和,不过分华丽也不显得苍白。几条线索忽明忽暗,连贯流畅而又有留白之美。师父评价金睛子虽修为未到,为文的造诣已经胜过了许多结丹修士。金睛子满心欢喜,当天就把文章投去了凌意文宗校印社。
校印社是审核刊印书籍的地方,通常每个有文修传承的,有一定规模的门派都会有自己的校印社,方便刊印本派文修的优秀作品。金睛子一直都是同阶修士中优秀的作者,这些年也陆续有许多书付梓,并给她带来了一些稿酬。但乾坤界的书籍市场实在是竞争压力太大了,即便是最优秀的作者,也很难仅凭稿酬度日,金睛子坚持朝校印社投书稿,一是期待可以通过发行的作品遇到知音,二是觉得聊胜于无,稿酬再少也是钱。
不出金睛子所料,《永夜独白》很快通过了校印社的审核。负责书稿的编辑是一位结丹后期的同门,他看过书稿后还特意来信表达了他对这个故事的喜爱并认真地评估了这本书的销售潜力。“只是结尾处的情节,似乎和某部我以前看过的小说很相似……说不定会引起别人的误会。”信的末尾,编辑委婉地提醒道。金睛子释然一笑,回信道:“长生这么大,几万年来出了多少文修,这些文修又创作了多少作品。某段情节与别的书相似,太正常了。这只是个巧合,我看没必要为之避嫌。”编辑尊重她的意见。于是《永夜独白》在半年后付梓了,整本书都是金睛子的原文,因为编辑无法改动任何一个字。
书付梓后,编辑又告诉金睛子,为了带动这本书的销量,他为金睛子争取到了一个接受报纸采访的机会。采访的内容是优秀修士分享修炼经验,负责采访的那位记者答应在金睛子的采访下提一提她的新作,以吸引更多读者。采访的日期安排在一个月后,金睛子以前还没有接受过专访,怀着隐隐期待等待着。
第十二章 秋声殿之秋(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