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九章 汇通堂改革之肇(1)[2/2页]

千载不谙 棂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张价格不菲的瞬移符,若是遇到危机,这张符纸能够把金睛子传送至方圆五百里之外千里之内的随机位置,非常适合逃跑。金睛子无奈地猜测,凌潋送她这个的意思大概是让她做好心理准备,在未来,她可能会遇到什么需要用到这张瞬移符的场合。

 而后她打开盛居清的礼物。她原本以为,以盛居清与她的关系和了解程度,礼盒内要不是丹药符纸这类永远不会出错的礼物,要不就是外人常以为文修很需要的笔墨纸砚之类。然而躺在礼盒内那深色软锦上的,却是一块发冠形状的小玉坠。

 她怔住了。尽管并未在第一时间就想起很多年前那块与之极为相像的小玉坠,心中却仍顿时生发出了一股奇妙的熟悉感,甚至是……宿命感。然后她拈起玉坠,在手中仔细盘玩,任由指尖冰凉的触感将她带回了三百年前。

 那是李百闻仍是凡间太子殿下的时候。有一回年节,他来家里拜访父亲,给三个堂兄和她都带了小玉坠做礼物。三个堂兄收到的小玉坠分别做成了毛笔、书卷和折扇的形状,她收到的则是一枚做工精致的小玉琴。

 “太子殿下,我不弹琴。”时年六七岁的她学着父亲的样子向李百闻行了个礼,脆生生地说,“我喜欢读书习文,您能不能送我点别的,像哥哥们拿到的那样的。”

 “阿拙,不得无礼。”父亲摸了摸她的头道。不过语气淡淡,并没有真的生气的意思。

 “我行礼了!”她大声辩驳。

 “无碍的段丞相,贵千金不喜欢小玉琴,孤叫人重新打一个别的给她就是。”李百闻朝父亲笑了笑,又蹲下身问她,“阿拙想要什么?”

 她想了想,发现常见的文人意象都已经被哥哥们占全了,便说她想要一个小发冠。屈原所说“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若离”的那种发冠。

 半个月后,李百闻真的将一个发冠形状的小玉坠送到了她那里。小玉坠圆润可爱,细节逼真,她很喜欢,一直把它随身佩挂着。李百闻被废后,父亲叫她不要再明目张胆地挂着这个玉坠,她便把玉坠收在了首饰盒里,不过时不时还会拿出来把玩一下。

 后来父亲死了,段府被抄,她把小玉冠藏在发髻里,可是他们拔掉了她所有的发饰,发髻散了,小玉冠掉了下来,被他们一并拿走了。

 再后来李百闻带她来到了灵显城。有一回,也是年节,她和李百闻挤在小租屋里吃他们好不容易攒上钱买的冰糖葫芦、肉包子和糕点,她含混不清地说起,几年前李百闻送给她的那个小玉冠,她特别喜欢的那个小玉冠,在段府被抄时,也和她其他的所有东西一并弄丢了。一直到现在,她还在为它难过。

 李百闻沉默片刻,说以后他会再送她一个一模一样的小玉冠的,等他在这里真正站稳脚跟以后,等他再一次有了钱以后。可李百闻没有兑现承诺。他们在凌意文宗的山门口分别后,李百闻便从她的世界中消失了。

 而现在,时隔三百年,金睛子的面前又出现了一枚小玉冠,简直像是在弥补李百闻未曾兑现的承诺似的。小玉冠和她记忆中的那个并非一模一样,可光是玉冠这个形象本身,就已经巧合得让金睛子觉得心惊。发冠形状并不是玉坠常见的款式,盛居清怎么会想到送她这个?

第十九章 汇通堂改革之肇(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