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位书记看到顾锦绣一脸懵逼的样子,感觉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互看了一眼,都得意的笑了。
      好你个顾锦绣,你不是最爱算计人么?
      这次也被我们算计了吧?
      顾锦绣不禁笑了笑。
      别看几位书记身居高位,有时其实也挺小孩子气的。
      而且,这谁算计谁,还不知道呢。
      现在国家缺粮,但国际上却有几个产粮的大国,分别是米国,加国,苏国,印国和澳国。
      米国,加国,澳国离华夏太远,根本不作考虑。
      虽然这次从米国运了不少的粮食过来,但运输费用都是由外商们自己负担的。要真自己负担的话,那运费都快抵上粮食钱了,那就太不合算了。
      这是给本就不富裕的华夏又增加新的负担,所以,根本不可行!
      别说什么用蔬菜换,运到米国得一个多月的时间,到那里蔬菜都烂了,而且人家地广人稀,气候条件好,根本不缺菜。
      所以顾锦绣首选的就是临国,与华夏最近的就是印国和苏国两国了。
      印国因为当地政府不强制收购粮食,所以,印国的农民粮食都是归他们自己所有。但印国农民太穷了,以至于他们只能用粮食换取其他生活必须品。所以印度农民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再加上当地季风气候利于水稻种植,导致了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
      但问题是华夏国自从1962后,已经与印度关系极度的破裂,而且考虑到印国的天气气候和生活水平,顾锦绣想用蔬菜换粮的这条路肯定也走不通。
      关系不好,不能以物易物,就这两点,换粮的想法都不可能实现。
      所以,顾锦绣选择从苏国进口粮食。
      苏国是国际上粮食结构最奇葩的国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进口国。也就是说苏国一边大量出口饲料,粮等原粮,一边又大量进口肉、鱼等食品。
      这是因为苏国的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类消费也增加了。
      但苏国又因为天气寒冷,冬季根本不可能有新鲜的蔬菜瓜果出现在餐桌上,而他们又十分乐于享受。
      所以,他们才是顾锦绣最好的购粮大户。
      离得近,又需要蔬菜,又是产粮大户,这简直就是为顾锦绣量身定做的买粮大户。
      那么就只剩一个问题了,就是苏国与华夏国关系也不好!
      好在华夏在之前与苏国之间的关系还是特别亲密的,之所以后来关系不好,那是因为政见不同,现在他们只谈民生,不论政治,而且是把蔬菜卖给苏国,加上几个书记联名上书,成行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顾锦绣之前做大棚蔬菜时,其实就已经有这个设想了。不然,她种什么西瓜和一些适合苏国人口味的菜做什么?
      现在他们缺的是粮,不是菜!
  &n

第350章 江大琳上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