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许攸虽然有才,但德行枉为名士,算是袁绍麾下八大谋主里最次的一个。
      沮授、田丰、许攸、逢纪、审配、辛评、郭图、荀谌八大谋主,有些是能力不行,有些则一开始就是卧底,但不管是哪一个,论品行都在许攸之上。
      沮授“少有大志,擅于谋略”,公元189年,为韩馥别驾,拜骑都尉,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
      曾对韩馥提出良策,但不被采纳,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
      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但袁绍并不听从,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
      但即便是如此,沮授在官渡之战中仍然尽心尽责,提出缓进战术,仍不被采纳。
      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再次提出外表护粮,又不被采纳,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这种情况下仍然拒绝投降曹操。
      曹操对许攸厚待,直到沮授欲回河北,事败后才将沮授杀死,曹操曾叹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虽然这话中有一定的恭维和夸张之意,但沮授的品行和能力,确实值得称赞。
      只可惜袁本初笔墨太少,也导致他麾下的文臣武将功绩不显,张?后来能位列“五子良将”,其他“河北四庭一柱一正梁”的水平,不在张?之下,有些甚至犹有过之,但记载却只是三言两语。
      汉灵帝年间,沮授仕州别驾,举茂才,历二县令,少有大志,长于谋略。
      公元189年,为韩馥别驾,拜骑都尉。
      公元191年,在韩馥打算出让冀州时,沮授与长史耿武、别驾闵纯劝谏说:“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
      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仰我鼻息,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
      对于这个极好的建议,韩馥没有同意,反而一意孤行让出冀州,结果落得死在厕中的悲惨结局。
      公元195年,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沮授进谏建议袁绍迎献帝,迁都至邺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
      袁绍听后打算听从沮授的建议,但淳于琼等人认为要复兴汉室太难,而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劝袁绍不要用此计策,袁绍于是放弃。
      次年,曹操却在荀??闹С窒掠?椎矍ǘ夹硐兀?晒π?熳右粤钪詈睢
      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战前夕,沮授就集合宗族,大散其财并说:
      “袁公在官渡胜利的话,我们就会有威无不加,但战败的话连自身也不能保住,真是悲哀啊!”
      沮授的弟弟沮宗不认同说:
      “曹操的军士马匹不足我们,兄长你何必惧怕呢?”
      但沮授看得出曹操的雄才说:
      “以曹兖州的大略,又有挟天子为资本,我们虽然攻灭公孙瓒

第142章:许攸叛逃(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