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8章 打虎的人下山了[1/2页]

赶山打猎 木辛三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大笑过后,又仔细观察了一遍大鳇鱼,便纷纷回到了各自的冰窟窿跟前儿守鱼去了。
  两条大鱼的出现,一点都不影响众人捞小鱼的快乐。
  毕竟像这条大哲罗和这条大鳇鱼这么大的鱼,永远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要不是王安歪打正着再加上机缘巧合之下,今天的这两条大鱼,还真就未必能打到。
  直到天色暗下来,众人打算收工回家的时候,每个冰窟窿的周围,都已经摆了一大片大大小小的鱼。
  只有王帅守着的冰窟窿,除了三条大小哲罗和一条大鳇鱼之外,就只有捞了三四条基本没啥用的小鱼。
  不过王帅倒是知足,在将大鳇鱼整出水面后的两个多小时时间里,王帅的目光除了看张舒雅之外,基本都是盯在这四条鱼上的。
  并且不管是看张舒雅还是看鱼,王帅的脸上,都是笑呵呵的,也就是说,这一下午,王帅的脸上,就没停止笑过。
  在回家之前,众人将所有的鱼全部分拣了出来。
  说是分拣,其实就是按照王安的要求,把好吃的鱼装进了麻袋里,林蛙装进了另一个麻袋里,而像草鱼鲤鱼和鲫鱼等普通的鱼,就那么直接扔进了爬犁里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下午的时间,众人还将“三花”全部集齐了。
  经过大约的清点,收获了三十多条鲫花鱼和四十多条鳊花鱼,还有三十多条鳌花鱼。
  鲫花鱼,
  鲫花鱼,它不是鲫鱼,它俩也没啥关系,有的地方叫花骨鱼,不过在当地,就一个名字,那就是鲫花鱼或者简称鲫花。
  鲫花鱼在“三花”中,是排名第三的,好不好吃,可见一斑。
  而排名第二的,就是鳊花鱼。
  鳊花鱼,也叫鳊鱼,其实就是个长得很扁,是个片状的鱼。
  这种鱼,在黑省不算太多,可是在吉省,就相当多了,算是那边的主产鱼,不过在东三省的各个河流基本都有。
  除了“三花”和哲罗以外,还有十几条铜罗和很多“十八子”里面的鱼。
  铜罗鱼,
  铜罗鱼在东北多少有点儿争议,因为在整个东北,同一种鱼,出省后,出市后,甚至出县后,它们的叫法就极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了。
  所以“十八子”中的“十八”,以及“七十二杂鱼”中的“七十二”,才会变成量词而不是准确的数字。
  不过在当地,只有这一种鱼叫铜罗鱼,并且数量不是很多。
  因为从根儿上讲,这玩意儿其实不算是土生土长的本土鱼,而是在60年代的时候,老毛子人整过来的。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铜罗鱼在当地生长的正经挺好,已经彻底被华夏鱼给同化了,也之所以这样,它才能被加进五罗里。
  在当地人看来,在当地所能捕到的鱼,那都是华夏的,咋解释都没用。
  反正在华夏人看来,整个地球,它也早晚都是华夏的。
  这种想法,没毛病!
  众人收拾完后发现,整个爬犁上满满的都是鱼,当然,数量上来说的话,还是普通鱼占据着绝大多数。
  但是在重量上,好

第398章 打虎的人下山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