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得急速,他没来得及询问救命恩人的姓名,后来他曾经悄悄派人到郑州豫丰纱厂寻访恩人,可那里已经被战争毁坏得变了模样,寻访无果。”
皈正和尚喘息片刻接着说道:“虽然时日过去数年,但阎将军一直没有忘却救命恩人,他听本寺主持说贫僧要云游中原广结佛缘,就恳切托付了此事。”
皈正和尚歇息一会儿继续说道:“阎将军并嘱咐贫僧,若寻访不到那位救命女恩人,就把这些黄金捐给郑州豫丰纱厂工会,让工会抚恤那些因战争无辜遭殃的工人亲属。”
老太太听着听着下意识地陷入了深思,她的思绪一下拉回到数年前的一天夜里……那天深夜,正是她机智地救了素不相识的佛门将军阎锡山……对于她来说这种事情也很平常,要不是对那天深夜凄厉的枪声和恐怖的喊杀记忆犹新,她几乎把这事儿给淡忘了。这事儿她从无对任何人说过,就连与她相依为命的儿子也从无知晓,因为她根本没想过日后被报答……她只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至于救的是坏人是好人,救的是大官儿或是平民,只有被救的人自己知道,与她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任何时候救人性命总比害人好。不过令修佛多年的她感慨不已的是,她救的竟然是一位佛门将军,这也是佛缘天成、佛祖有眼啊!
老太太对往事的回忆非常淡然,无论是幸福的、痛苦的或偶然的,她都认为是应该发生的、是必然的,是命里注定的、是有缘分的。也许这与她信佛修禅有很大关系。她总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下善因必结善果,种下恶因必结恶果,有因必有果。
老太太的人生经历和家庭遭遇说来话长……老太太很早就在登封少林禅寺拜妙兴大和尚为师,得赐佛名“释真贤”。
老太太是位虔诚的在家内修居士,中年时是郑州豫丰纱厂工人子弟中学的国语老师,她的丈夫是豫丰纱厂一名纺织机械工程师,独生儿子长大了从纺织专业学校毕业,在纱厂实习两年当了一名车间工长。随后儿子娶妻生子,没迟多久老太太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孙子。这一家子要是在太平年月,幸福生活与天伦之乐必然是这个家庭的主旋律;可偏偏老天爷不让天下太平,南方军阀、北方军阀、东方军阀、西方军阀,像嗅到了臭尸气味儿的一群群“嗡嗡嗡”的苍蝇,奇怪地经常汇集到河南郑州的周边,像饿狗争骨头一样打得一塌糊涂,把中原大地当做了枪炮试验场和杀戮比赛的擂台。这个本来应该幸福快乐的家庭像中原河南千百个家庭一样,在这战火纷飞的年月里,苦难与悲伤却成了他们生活甩不掉的伴侣。老太太的工程师丈夫,一天被流弹不幸击中要了性命。其实这也并非老太太一家的偶然悲剧,类似的悲剧几乎每天都会降临到无辜的百姓头上。
第四四二章 白菊的遭遇(三十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