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一章 守望的日子[2/2页]

大河守望 关源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开来的水气儿与地面上生发出来的腥气儿搅浑在一起,使人感到头昏脑涨,胸闷气喘。
  以鱼儿为主食的鸟类,饿着肚子躲在了人迹罕至阴凉的地方,主要原因还不是它们怕热,而是河面上的水蒸气阻碍了它们的视线,它们难得看清水中的鱼儿。即便它们中有好眼力的强悍之鸟也无济于事,因为河里的鱼儿都躲在深深的凉爽河底避暑去了。
  黄河滩斜对面西南方向像巨蟒一样的邙山,似乎被太阳蒸发掉了。往常清晰可见并不峻峭的邙山山头儿,被河面上的水蒸气魔术般地虚幻成漂浮在半空中的青黛色影像。离黄河滩只有两百多步远沙岗上的槐树林里,爬卧在树枝上的蝉儿,争相唧唧唧拼命地用单声调鸣叫着,弄不清楚是它们热得受不了才发出刺耳的噪声,还是愈热愈是激动和兴奋。
  芦根儿母亲荷花儿在将近上午时分,戴着牛壮以前戴过的麦秸秆编的半新不旧的草帽,摆动着脑后边两条性感美丽的长辨,冒着酷暑给儿子送来了这一天的第一顿饭。等芦根儿吃完饭菜,临走怕这毒辣的太阳烤晕儿子的脑袋,就把草帽留给了芦根儿。一再叮嘱道:“再热也不能下河洗澡哦!”并叮嘱了一些“要操心不要大意,白天黑夜都要守在河岸边”之类的话,就提着送饭的小竹篮儿小瓦罐,郁郁寡欢地回家去了。走在半路上,还不忘在路旁田地里顺便挖一些野菜,捡拾几根烧锅的柴火。
  “又给儿子送饭去了。”田地里一个满头大汗割草的村民直起腰来向荷花儿打招呼。
  “油锤哥……这伏里天您也不歇歇。”
  “你还不歇哩,还顶着日头儿跑着给儿子送饭。”这个名叫油锤的乡亲呵呵笑了笑婉转地说道,“芦根儿日夜守望在黄河边儿,肯定是有一定好处的……不过……孩子年纪还小着哩,时间长了孩子身体怕是受不了哇,再说孩子正是上学的年纪哇。”
  “时间不会长了……”荷花儿满怀希望地说道,“根儿他爹很快就回来了,回来了孩子就回学堂读书了。”
  “老哥说句你不爱听的话……”这个邻里乡亲在脸上抹了一把汗水,眨巴了几下眼睛,“牛壮老弟啥时间回来谁也难得猜出来,就顺其自然吧!牛壮老弟要是回来看到把您娘俩都累病了,他心里也难受哇!”
  “俺知道您大哥是替俺娘俩着急,俺心里也着急呀!”荷花儿说着眼眶湿润了,“牛壮不在像天塌了一样,俺娘俩啥也顾不了啦!”
  这个名叫油锤的乡邻咂巴咂巴嘴唇儿,叹了一口气儿向荷花儿说道:“你家里缺啥少啥给大哥说一声,帮不了大忙总会帮个小忙。”
  “家里有吃有喝啥也不缺,大哥家里不大不小一堆孩子够难啦。”
  “难是难点儿……”乡邻油锤叹气道,“再难也没你们娘俩难啊!”
  荷花儿听了反而呵呵笑了起来:“俺娘俩快不难啦!牛壮很快就回来啦!牛壮回来俺娘俩就轻松多啦!”
  乡邻油锤只有附和道:“是呀是呀……牛壮老弟要是回来就好多了。”
  等荷花儿走远了,乡邻油锤皱着眉头凝望着荷花儿的背影摇头叹息道:“牛壮回来难啊……只怕是难得回来啦……”
  荷花儿回到家里,坐在老苟桃树下搧着扇子深思起来。
  她想道:牛壮不回来儿子绝对不能离开黄河边儿,再重要的事情比起牛壮的生还都是小事儿。但又一想:要是儿子长时间不读书,他一定会把他以前学的东西都忘了,不如把儿子以前的课本捎给儿子,让他一边守望黄河一边复习以前的功课……她想到这里无奈地摇了摇头,自言自语说道:“不行!这样不行!一心没二用,这样一定会耽误他守望黄河的。”
  荷花儿深感无奈,为了搭救孩子的父亲,只有牺牲孩子的学业了。
  俗话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可村里的村民及芦根儿的老师同学并不认为牺牲了孩子的学业,就能把孩子的老爹从黄河里守望回来。大家这种几乎的一致认识荷花儿不是不清楚,但她是一个执拗的刚强女子,她认准的方向她就义无反顾地一直走下去,直到她的生命结束。
  芦根儿深深知道母亲这种刚强不屈的性格,他是一个孝顺听话懂事的孩子,虽然离开学堂告别读书心里不太乐意,对读书学习充满了热爱和渴望,但对母亲没说过一句怨言。

第六十一章 守望的日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