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一三章 漫长的守望[2/2页]

大河守望 关源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快步走进厨房。
  晌午已过,芦根儿在河岸边早已饿得饥肠辘辘,他一天只吃两顿母亲送来的馍饭,早饭就凑合着啃点剩馍剩饼。他拄着捞杆不断地向古寨的方向张望,黑瘦的脸上除了饥饿难耐的表情,还有一种牵挂和担心的神色。他是牵挂母亲的身体,因为母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母亲迟迟没有过来送饭,是担心母亲累倒在家里了。
  两年多来,他的年龄的增长好像跑在了岁月的前边,一下长大了许多,也逐渐成熟了许多,期望与梦想,忍耐与痛苦,沉默与忧愁,使他的心理成熟得难以使人置信,他几乎成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坚强老头儿。可他现在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像他这样年纪的孩子,大多都在学校无忧无虑地读书。
  现在对父亲渺茫的生还希望,似乎比以前增加了不少梦幻般的信心,是母亲对父亲永不放弃、永不改变的深深的恩爱感染、感动了他。也许他相信,母亲对父亲这种世所罕见的爱情和对父亲一定能够生还的深信不疑的执着精神,能够感动天地神灵,出现人们难以想象的奇迹。
  他拄着捞竿儿还在张望,对母亲日益衰弱的身体和恍恍惚惚的精神状态的担心与忧虑,似乎暂时抵消了难受的饥饿。停了一会儿,他又感到饥饿难忍起来。他故意想考验考验饥饿,试试自己忍受饥饿的能力,试试饥饿到底能把肚子饿成啥样儿。
  他仰脸想看看太阳确定一下时辰,但太阳很刺眼。他手搭凉棚向天空望去,看到天上飘着几朵儿白云,还有两只灰鹤陪伴着白云在悠闲地飞翔,高空显得寂静空旷而富有诗意。鹤鸟像白云请来的客人,那种优雅自得互相嬉戏的神态真是令人羡慕。他想道,要不是饥饿饿得头脑发昏,说不定也能胡乱凑合做出一首诗来。
  他想起老师说的:“寒门出孝子,饥饿出诗人。”
  他自嘲地说道:“俺经常忍饥挨饿,不知以后会不会成为一个诗人……要成为诗人,那可不是胡乱凑合做几首诗就能中的。”他自言自语说着嘻嬉笑了起来,“饥饿也难于把俺饿成诗人!俺离开学堂这么长时间啦,书本也很少看、字儿也很少写,别说作诗就是写篇小文章也够呛!要是俺爹回来,俺一定回到学堂加劲儿读书学习,把荒废的学业都补上。”
  这时他的肚里发出“咕咕噜噜”的声音,脑子里的思绪一下成了空白,舌头发涩嘴唇发麻,嘴里再也没有气力说话,觉得天地慢慢旋转起来。
  “芦根儿……芦根儿……”
  他恍恍惚惚好像听到在他的左边方向,有人远远地在喊他,像是男人的粗壮声音。他猛然惊喜起来一下忘记了饥饿,他想道:“会不会是俺爹回来啦?喊俺的声音咋这么亲切呀……”
  他扭头用劲儿望去,只看到茫茫的草滩,但看不到人影儿。他又努力踮着脚尖儿用劲儿望去,只见那边一望无际长得有一人多高芳香飘逸的蒲草随风荡漾,青青的蒲草上生长出的紫色的蒲信儿棒棒,被夏末秋初强烈的日光照射得色彩斑斓,像一支支燃烧的小蜡烛。

第二一三章 漫长的守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