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7章 天明村的希望[1/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七郎跟着刘茂夫妇一路车船辗转,时不时就问:还有多久到益州?
      快了!刘茂失笑,你天天问,那么舍不得家里,又何必去京城呢?
      七郎一本正经地说:益州有益州的好,长安有长安的好。但益州有家人,长安没有。
      刘茂的娘子黄氏笑着点头:小郎这话很有道理,我也是第一次离开家人那么久,想家人了呢!
      刘茂连连向黄氏作揖:辛苦娘子随我奔波了。
      黄氏侧身躲开,嗔了刘茂一眼:小娃娃在呢,做什么怪模样!
      刘茂悄悄摸了摸娘子的小手:那小子还小,懂啥呢?
      七郎默默地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他有六个哥哥,前头四个哥哥都成亲了,新婚夫妻就是这样腻歪歪的,有啥没见过呢?
      在凛冽北风的吹拂下,一行人舟车劳顿地到了钟阳驿,就离益州不远了。
      马车穿过益州城,往天明村方向而去,阿吉一抖缰绳,加快了车速。
      七郎不由得晃了晃,抚着胸口说:刘大哥,我紧张了。
      刘茂笑道:你带回了一个那么好的消息,还紧张吗?进长安两个月,直接带回一个入读国子学的名额,谁有你厉害?这消息还未传开,要是让益州府学的学生知道了,得踏破你家门槛求教经验。
      七郎惊讶之余又有些得意:唉~人聪明就是没法子,主要靠天赋,这可教不来~~
      刘茂心道,拍马屁这种事的确靠天赋,一般人学不来。
      当然,能想出印刷术和建图书馆,赵七郎也的确是天赋异禀,令他心服口服。
      天明村还是一如既往的宁静祥和,今年的徭役也结束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自家的事
      或是挖渠沤肥为来年春耕做准备、或是在竹炭窑烧炭挣钱过年
      婚嫁喜宴,也多安排在冬日。
      杏花村的胡屠户家这日又给赵家送猪杂了,胡英子生了娃,要好好补一补。
      在这个寻常百姓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荤腥的时代,猪羊下水这种腥臊味重的东西,只要价格低还是有人要的好歹是肉,比吃粮食顶饿!
      而老赵家又有铁锅,能做炒菜,比贫寒人家好很多,猪杂也能料理好吃,成为餐桌上的宠儿。
      赵老汉和周氏正和胡英子的大哥说话,胡英子坐月子养得更雄壮了,小奶娃也长得讨喜
      就见赵仁、赵义冲进来说:爷爷、奶奶,幺叔回来了!马车到了村口了!
      赵老汉和周氏一怔,来不及客套就往外走
      这孩子第一次离开爹娘去那么远的地方,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有没有哭着要娘?
      有没有生病?有没有瘦?
      这些日子,周氏掰着手指数着,天天念叨着七郎啥时候回来,想着想着就抱怨赵老汉
      现在宝贝幺儿终于回来了!
      胡大舅也好奇地跟了过去五里三村的人都说老赵家的七郎跟和尚出家了,到长安城的寺庙里去了!
      有人说老赵家儿子多了不稀罕,有人说做和尚也是一条出路,赵老汉精明得很
      虽然胡英子回娘家辟谣了,赵七郎就是去游学,可大家还是将信将疑
      哪有跟着和尚游学的?那不是云游化缘吗?
      赵老汉和周氏赶到路口,发现很多乡亲们都来了,围着刘家的马车议论纷纷。
      小全子,你头发还在呢?不是做小和尚去了?
      你怎么回来了?你的和尚师父呢?
      小全子,长安城好不好耍?做和尚是不是天天要念经?
      就连刘植和董月明都

第157章 天明村的希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