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2章 三王争一人[1/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魏王早就听说了赵七郎这个人,太子献印刷术就和眼前这个小子有关。
      后来,他再听到七郎的的名字,就是慈惠禅师的弟子了。
      尽管如此,他对七郎也没有太在意。
      今年魏王的《括地志》编撰完成,陛下非常高兴,如获至宝,将此书收藏于皇家藏书阁秘府;同时接二连三的大肆赏赐魏王,超过了太子的规格
      朝中大臣劝谏,皇帝乐呵呵的表示,你们说得都对,但朕就是不改。只是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变相维持了魏王的逾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王权势大盛如今日雅集,京中勋贵高官中的二代,都聚集在他身边。
      那些朝臣是老狐狸,自己不方便下注,就让自家不能承爵的小儿子投向魏王。
      如今魏王一呼百应、志得意满,又哪里看得上七郎这样无根基的寒门小子?
      今日一见,一来是好奇,二来展示自己的礼贤下士。
      七郎的表现,却着实令他刮目相看。
      吞针术论观赏性,自然无法和专业的幻术师相比,但有高僧鸠摩罗什的名头,就胜了一筹;而他特意让人写了一首好诗,加以试探,七郎的应对也很机敏。
      聪明、机敏,是慈惠禅师的弟子,又和滕王、晋王有交往
      魏王看了看旁边的棋盘,微微一笑,下一着闲棋,又有何不可?
      见七郎走上前,魏王漫不经心地说:你懂弈棋吗?方如棋局,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你以为如何?
      嗯?又要论道吗?
      这又是自己擅长的项目了~~
      七郎淡定地说: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以义为先,以智为用。
      这句有禅意地话,让魏王点头微笑:你方才吞针是逞才,如今是遂意了?
      七郎恭敬地说:在殿下们和诸位兄长面前,小子有何才可显?不过雕虫小技罢了。
      高僧鸠摩罗什之技,如何是雕虫小技?你过谦了。魏王笑道,本王很欣赏你,你可愿做本王的幕僚?
      此言一出,坐在附近的郎君都羡慕地看着七郎。
      那位舞剑的韦二郎道:前回汉王征召有名的神童进京做幕僚,如今殿下又召一名。正是太平盛世,人才辈出啊!
      其他人也都纷纷附和,有的称颂太平盛世,有的恭喜魏王得一贤才,有的恭喜七郎获得进身之阶。
      七郎:我还没有答应呢!
      正想婉拒,不远处的李玄婴笑道:四郎,你要和我抢人吗?先前我就和皇兄说,赵全给我做王府长史极好。皇兄说,长史一事,不急。
      皇兄说不急,也没说不可。所以,赵全这个人,我先定下了啊!
      魏王说的是没名分的幕僚,李玄婴说的是有品级的长史,怎么看都是李玄婴比较有诚意。
      但魏王是陛下的嫡皇子,如今看来很可能是下一任皇帝;李玄婴嘛,一个仰人鼻息的闲王罢了。
      韦二郎就笑道:不如问问赵郎君如何选择?良禽择木而栖,名臣择主而侍,也得本人乐意才行!
      其他人都看着七郎,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聪明人都会选魏王,但滕王也不是好得罪的此人是京城有名的纨绔,性情乖戾,年仅六岁时,就把一个内侍埋在雪中,险些活

第262章 三王争一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