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24章 萧都督问罪[1/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因为怀疑这一批刀和铠甲有问题,任阿史那贺鲁软磨硬泡,七郎都没有发下去。
      刀只要洗白来历,公开出售都可以,铠甲就不行。
      因为本朝民间不禁刀剑和弓箭。
      府兵出征,要自备刀和弓箭,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若是骑兵,还得自己买马,官府会补贴一笔钱,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像老赵家这种永业田民户,家中常备大刀和弓箭,子孙日常练一练,以免征兵时提不动刀、拉不开弓,千里送人头。
      但是弩箭和铠甲,是严禁民间私藏和流通的。
      而此时所谓的贡船,实际上就是有官方背景的贸易船。
      新罗、百济、东瀛都是城邦联盟,各城邦的城主有一定的自主权,并不怎么听王室的调令。
      而城主也都可以派贡船到大唐,一年有几十队船队,浩浩荡荡地朝大唐来。
      这些货物会送到长安献给皇帝吗?
      他们没有这个资格!
      过去,贡船大多去山东等地沿海,跟当地官府或世家豪族贸易。
      现在辽东归我朝所有,有一部分贡船就不必舍近求远地去山东,直接来辽东。
      所以,阿史那贺鲁抢的贡船,本质还是商船,并不是抢皇帝的东西。
      但是以官充匪的事传扬出去,有损我天朝上国的形象,还会被人弹劾。
      新罗人擅长冶铁,带着刀来辽东贸易不算出格。
      一千把刀,辽东的商人就能光明正大的买下。
      但铠甲是谁要的呢?
      七郎自己暗暗琢磨这件事,同时让阿史那贺鲁加强防备,既防东边的高延寿,又要防城内各族,以免内外勾结、阴沟里翻船。
      龟兹之战,郭孝恪是怎么死的?前车之鉴啊!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趟出海收获很丰富。
      七郎也宴请属官们,吃了一顿海鲜火锅。
      卢照邻七郎年龄差不多,熟悉了说话也没那么拘谨,他笑道:使君这吃法不够好,海鲜做鱼脍最鲜美!
      七郎不排斥海鲜鱼脍,吃海鱼没那么容易染寄生虫。
      但是,他就是觉得海鲜火锅很巴适啊~~
      我觉得吃火锅比较热闹。七郎笑着招呼众人。
      卢照邻想想觉得有道理:这一次的鱼获,本地就卖完了,应该多去几次,晒鱼干、牡蛎干、海参干卖到中原,那样价格才高。
      辽东种粮食,一年一季,且新开荒的地产量有限。
      靠种粮食?还不如捕鱼收获大呢!
      七郎说:渔业当然重要,我新任命了一个水军司马,原来是老渔民,捕鱼的事由他负责。
      一想到以后有吃不完的海鲜,来自中原的官员都很高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和熊掌,可是齐名的美食!
      七郎把貂皮和信送去辽东城,就接着忙自己的事,将铠甲的问题暂且放下。
      他本以为萧凌会回一封信给他,没想到萧凌亲自到了丹东。
      这一日,七郎刚去营口盐场,看晒盐的情况这是他提出的方法,去看看效果如何。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盐、渔业和海贸,就是安东州发展的三驾马车。
      才刚回到丹东,就听府衙的人来报,萧都督来了!
      七郎连忙策马回到府衙,果然见到萧凌的护卫守在外面,崔明、卢照邻等人都到了,正在向萧凌汇报公务。
      按规矩

第524章 萧都督问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