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2章 出城相迎[1/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得胜回朝的有功将士进入关中,长安就收到了消息。
      献俘仪式和封赏大典有章可循,朝廷都不知办过多少次了对大唐来说,灭一个邻国而已,又不是啥稀奇事。
      远的不说,七郎就亲自参与了灭高句丽回朝的庆典。
      但那个时候,他只是一个运送火药的军需官,侥幸立下功劳。
      那一战的主要功臣,是李?藓鸵恢诤蘸沼忻?睦辖?
      时移世易,征高句丽的将领中,好些人都追随先帝归了天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
      想到赵全的年龄和出身,长安城又掀起了新的一轮议论。
      对陛下的知人善用、慧眼识英雄、英明神武的歌颂,更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像李义府这样的才子,恨不得竭尽才华,撰写精彩绝伦的贺表重点展现陛下的神威!
      虽然将士们还未进京,颂扬此战胜利似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长孙无极见此声势,淡淡一笑:陛下长大了,也会收拢人心,但赵全到底嫩了些。
      年轻人嘛,打了几场胜仗当然骄傲。
      可权势,并不是会打仗就能有的。
      没有家族根基,再能打也不过是一把好刀、一条好狗,说换就可以换。
      倒是李?蓿?簧?幌斓丶窳艘桓霰阋耍?菹孪肴美钏嘉慕尤瘟啥?级健3に镂藜?辶酥迕肌
      在座的都是长孙无极的追随者,皇后的舅舅,宰相柳?]赫然在列。
      他恭敬地说:辽东偏远之地,李思文任这个都督,也没什么要紧。赵全那里,不知陛下有何安排。
      他们跟赵全无仇无怨,只是不希望皇帝培养起自己的势力。
      对于大臣来说,最喜欢的就是垂拱而治的仁君。
      皇帝应该虚心纳谏,没事就钓鱼、打猎,陪陪皇后、多生几个皇子。
      治国这种辛苦事,交给大臣就好了嘛!
      商议了一番,众人一致意见,不能让赵全留在中枢,否则日久必成威胁!
      同时,也要开始为嫡皇子造势了。
      只要李景立了太子,就有了继承皇位的名分。
      届时,就算皇帝不幸驾崩,皇位依旧可以平稳过度。
      对他们来说,皇帝是一个象征,具体是谁并不重要。
      献俘大典,皇帝有意亲自登上城楼,检阅、封赏凯旋将士。
      宰相柳?]伺机提出,请陛下带雍州牧李景共登城楼,让皇子也一览我大唐将士的威武。
      皇帝微微笑了笑:景儿年幼。既然爱卿提议,那就让皇长子随朕检阅。
      柳?]立刻反驳:雍州牧虽年少,却是嫡子。如此盛事,当由嫡子参与。
      他就是要提醒皇帝,嫡庶分明、礼不可废。
      皇帝神色淡了淡:朕说了,景儿年幼。萧凌,你安排献俘典礼,让皇长子也发言。
      嫡子又如何?
      子凭母贵,皇帝愿意抬举谁,谁就可以是嫡子。
      萧凌平静地领命。
      柳?]的眼神像刀子一样劈过来,萧凌浑然不觉冲我生什么气?有本事冲皇帝去啊!
      皇帝当众反对了柳?]的建议,令长孙无极一系脸色都有些难看。
      宫中,萧淑妃得到消息幸灾乐祸。
      当初王氏入东宫两年无所出,特意寻了宫人刘氏代孕,可怜刘氏生下皇长子没多久,就无声无息地死了。
      王氏将李忠假充自己的儿子抚养。
   &n

第732章 出城相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