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44章 圆润的连环计[1/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此时再看丰神俊秀的赵大使,江东众人都觉得那和煦的笑容背后是森森寒意。
      他们怎么会觉得,为分田亲自下乡、被蚂蟥咬;为一个病重泥腿子快马请大夫的赵大使是好人?
      错觉!都是错觉啊!
      可惜醒悟得太迟。
      圣旨以下,除非造反,再无商量的余地。
      纵然不甘不愿,也只能收拾行囊,带着嫡支妻儿,告别旁支亲友,凄风冷雨地踏上不知吉凶的前程。
      江东各地,处处是告别的哭声和……偷笑声。
      嫡支被强制搬家,这偌大的家业自然要交托给旁支。
      旁支庶子,一家哪能撑得起?当然是各家“齐心协力”。
      相信用不了多少年,原本嫡支独掌大权的家业,就会被分得妥妥当当。
      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再一一细分,如此“推恩”,哪里还有什么大士族?
      这是一个“阳谋”,一个众人心知肚明却无法抵抗的阳谋。
      管大笑呵呵地说:“我虽然不懂什么计谋,从那些人的‘欢呼声就知道主公厉害!”
      易二郎连忙补充:“主公算无遗策,高!实在是高!”
      刚刚入伙的凌泽抓耳挠腮,很想补充点什么,一时插不上话。
      只听狄仁杰赞道:“大使计谋深远,更难得陛下有这个魄力,敢下旨让他们迁徙!”
      凌泽:……还是这个厉害,夸了赵大使,又夸了皇帝。
      七郎正色道:“陛下英明神武,知道这是长远之计,必然会同意。”
      ……至于他自己,从踏入江南开始,他就在布一个连环计。
      一个,向“子孙后代”学习而来的连环计。
      老赵家的黑胖“宋祖”赵匡胤,有个后人耳熟能详的典故“杯酒释兵权”。
      杯酒就能释兵权?
      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个故事出现于宋徽宗年间,一个叫李煮的人写《续资治通鉴长篇》,但他非常鸡贼,特别注明:本故事正史无记载,大家爱信不信。
      那么“释兵权”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我们邀请受害者,第一节度使符彦卿来说一说——
      “老赵拿货不讲武德啊!他请我喝了一顿酒,又给我加官,又给我送钱,忽悠我把治下青壮送去给他服徭役……”
      “等我治下能打的都被征调走,他派了个叫周谓宠臣到我的地盘。”
      “周谓这货一来就重审案件,说我的狗腿子们欺压百姓,没几天刑场上就掉了一地人头。”
      “然后又有人举报我谋反,要把我贬到凤翔。老赵站出来说我年老身体不好,直接去洛阳养老吧!”
      于是,赵宋初年第一嗜血节度使,过起了人畜无害的圈养日子。
      套路很熟悉是不是?
      跟七郎到江南用的招数如出一辙。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
      (赵匡胤:有人模仿我!更可气的是,我再用这招,后世的人得说我学赵老七的!)
      七郎:反正都是一家人,别那么见外。
      一套完整的连环计,终于浮出水面,反应过来的人都得佩服赵七郎的老谋深算。
      七郎也终于可以事了拂衣去,安心回长安复命。
      他并不急着请功领赏,升官加爵这种俗事,赵大使从不放在心上。
      就是完成了这样一个壮举,得跟皇帝分享一下喜悦。
第844章 圆润的连环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