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78章 太平书院[1/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七郎的奏折通过日行三百五十里的第二等“交驿赍送”,很快送到长安。
      因为是正规奏折,要通过中书省才送到皇帝手中。
      长孙无极得知岭南又有长信送来,皱了皱眉还是打开看……赵全可真会找存在感。
      这一看,果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肉麻得鸡皮疙瘩都起来。
      他怀着一言难尽的心情捏着鼻子往下看,一目十行略过没完没了的彩虹屁,终于看到重点。
      脸上嫌恶的神情消失,变得凝重。
      赵全把岭南都督的官田全部划归官学,田地的出产供应官学的正常运转!
      但凡来官学读书的,只要通过考核,交给先生最基本的“束?”,官学提供免费食宿,发书本的纸张!
      知识被士族豪强垄断,因为读书耗费巨大,书更是珍贵。
      来官学读书,吃住不用花钱,还能领书和纸张,必然会吸引很多人。
      这些学生不一定非得科举当官,只要识字明理,就能更好地归顺王化。
      而官学的学生白吃白住白拿,总得尽点义务,比如免费给街坊邻里扫盲……
      一传十十传百,七郎许下的愿景,或许真的有朝一日会实现。
      “书是宝山,然而只有少数人可进入其中,绝大多数百姓终身无法踏入。”
      “文化的传承靠书籍和文字,识字的意义,不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大儒,而是开启民智。”
      “……四夷从化、万国来朝!”
      七郎对自己的想法毫无遮掩,坦坦荡荡地告诉朝廷。
      奏折中还说,“学田”的举措是参考“寺田”。
      寺田除了朝廷、官府划拨的,还有信徒奉献的“福田”。
      寺田的产出供养寺庙之外,还会用于“悲养院”,接济鳏寡孤独。
      既然寺院做得,官府也做得……和尚能干,他赵都督也能干。
      朝中众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学田”,觉得很新颖。
      土地就是根基!
      只要有土地在,就有源源不断的收成,定好“专款专用”的规则,官学不必官府再另外拨款。
      “各地通行,何愁文教不兴?”长孙无极感叹了一句。
      即使对赵全有成见,他也不得不承认……赵全确实是实干之人。
      将来无论谁主天下,都舍不得杀这样的人才。
      长孙无极虽和皇帝争权,却也希望大唐更加强盛,他将奏折传给其他官员看。
      众人强忍着前半截“陛下你真厉害”、“陛下你真帅”和后半截“臣眺望北方,日夜思君”……的荼毒,细细琢磨中间那一小部分。
      “吾等觉得此事可行。”
      他们都有子孙,设置学田这种惠及子孙的事,就算是政敌也不想反对。
      到宋朝才盛行的学田制度,被七郎提前整了出来。
      大宋,那可是读书人最幸福的朝代!
      学田是经过验证的可行制度!
      皇帝拿到奏折,先是兴致勃勃地看完彩虹屁……他觉得赵子逊真是一个好臣子,多会让皇帝开心啊!
      别人想当忠臣,总是一幅刚正不阿的姿态,这也不可、那也不可的。
      但皇帝也是人啊,是人就喜欢听好话。
      反正陛下被赵子逊哄得很开心。
      尽管如此,他也不会因为是赵全提的政策就采纳。第878章 太平书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