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91章 七郎怎么还钱[1/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帝压下了所有弹劾七郎的奏折。
      贬谪?
      人都已贬到岭南,再贬就出国了。
      罚俸?
      谁不知道赵郎两袖清风,罚也罚不出什么来!
      不久之后,七郎的奏折到了。
      奏折上详细阐述了发行岭南债券的过程,并感谢朝廷派去卢照邻、骆宾王,有了他们工作进展得很顺利;
      接着感谢李思文、范阳卢氏给他做托。
      七郎还分享经验:“大连港和卢氏是真的认购。他们若不认购,做完托之后,可暗中把钱退回去。”
      榜一大哥的钱原路退回,豪强的钱如数入袋。
      皇帝看得笑了:“这又是哪里学来的路数,真是狡猾。”
      朝臣们看到这份奏折,总算知道“卖纸借钱”是咋回事了。
      看起来是异想天开,可赵全偏偏筹到了钱!
      户部一个官员说:“此事给微臣一个启发。朝廷若发放国债,全国百姓每人认购一份,岂非立刻收入一两千贯?”
      没钱只管发国债就行了,比加税还方便呢!
      户部尚书正色道:“没那么简单。岭南发行的债券有限,可以做好防伪;且用海港的利益和赵全的信誉作担保,百姓才敢认购。”
      “这件事岭南可行,别的地方难以借鉴。即使是赵全,也冒着很大的风险。”
      “建港、建海军都是往外掏钱的,若五年后不能盈利,百姓挤兑怎么办?到时候岭南都督府还不了钱,就得赵全自己还!”
      “推广到全国,若朝廷到期兑换不了,又会如何?”
      ……国家信誉破产,烽烟四起。
      提出“国债”的官员冷汗淋漓,连忙说:“是下官草率了。”
      那朝廷就眼睁睁看着赵全冒险吗?
      若岭南乱了,可不是赵全一个人承担得起的!
      皇帝淡淡地说:“既然赵全有把握,朕就让他去做!”
      东北的高句丽、百济、新罗都已灭亡,成为我朝的“北海道”;
      西边的吐蕃政权亦掌握在文成公主和小赞普手中。
      现在边疆平定,正该腾出手作下一步的扩张。
      比如让赵全跟李德謇南北夹击,一次性全面将倭国拿下!
      又或者,天凉了把林邑、六诏给收复了。
      皇帝对七郎很放心也有信心,愿意给机会让七郎去尝试。
      正好赵四郎管着皇家工坊,就让他帮一帮赵子逊……
      朝臣见皇帝态度坚决,便不再反对此事。
      成败在两可之间,谁也不能确定赵全一定就会失败。
      跟七郎关系好的人,心里都捏一把汗,这是一场豪赌啊!
      散朝之后,他们悄悄向萧凌打听:“萧尚书,子逊还不了钱,就自己填上。这么一大笔钱,他哪里还得起啊!”
      萧凌微笑:“七郎生财有道,他会有办法。”
      旁人想了想,恍然大悟:“是了!他可以请菩萨帮忙!”
      菩萨:……别打我香油钱的主意。
      萧凌笑着摇了摇头。
      以他对七郎的了解,海贸若无法盈利,这小子恐怕会放放海军出去捕鱼。
      

第891章 七郎怎么还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