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07章 赵宰相生财有道[1/2页]

一品寒士 山的那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卿建议,封禅的费用从朕的内库出?”皇帝诧异地问。
      七郎严肃地说:“太史公曰,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从秦汉以来,秦始皇帝、汉孝武皇帝、汉光武皇帝皆封禅泰山。然每一次封禅,都严重消耗民力,于是便有罢庙废祠的主张。”
      “陛下受命于天,文治武功均在历代明君之上,封禅理所应当。但若能从内库出资,更能体现陛下关爱万民之心!”
      皇帝沉吟着,一时没有回答。
      若按原计划,出巡时所需用度,皆由国库出资。
      到了地方,又有百姓献食的习俗,即地方官员打点一些土特产,山珍海味之类献给帝后宗亲。
      这些都是惯例,一切有条不紊,出不了差错。
      从内库出资?
      皇帝不是吝惜钱财,而是不合习俗。
      但赵子逊说得也有道理,先帝就经常说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杨广很爱出巡,本意是多接触百姓,实际上却加重百姓的负担。
      七郎说皇帝功绩在秦皇汉武之上,又让他觉得很愉悦。
      朕这样的千古一帝,确实应该更注重民望!
      皇帝下定决心,大方地说:“出巡一应所需,皆从内库出资!到地方照时价采买供给,严禁地方官以献食名义搜刮百姓;”
      “沿途所居官署廨衙修缮、封禅祭坛修建,皆从内库出资;”
      “随行官员和随往仆役,有横生事端扰民者,一律处以重罪……”
      但每说一句,皇帝的心都被割一刀,仿佛看到自家皇儿娶王妃的聘礼、公主出嫁的嫁妆都哗啦啦地飞走。
      呜呼哀哉!
      心痛之余,皇帝觉得赵子逊都不像昨日那么俊,果然是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
      七郎仿佛没看到皇帝眼底藏着的心痛和哀怨,朗声说:“陛下圣明!臣还有一点愚见,请陛下斟酌。”
      皇帝以为又是让他散财,无奈地说:“卿直说便是。”
      既然大方就大方到底!
      七郎微微笑道:“臣听闻山东士族豪商家赀万贯,很希望参与封禅盛典。若能得陛下恩典随驾,又或是在封赏宴会出席,想必都愿意捐资报效。”
      皇帝耳朵动了动……山东士族豪强?
      那可是富庶得连皇家都不看在眼里。
      “嗯,卿具体说一说?”皇帝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中带着笑意。
      七郎一本正经地说着自己的生财计划。
      规模宏大的旅行团,还有皇帝做招牌,是带动地方经济的好机会啊!
      随驾的名额一个多少钱?出席宴会的名额又怎么卖?
      若是想让皇帝下榻到你家、甚至题字,费用又得继续商量。
      也许太原王氏、清河崔氏不感兴趣,但肯定有人感兴趣。
      后世有个乾隆皇帝,每一次下江南都有盐商富户慷慨基恩。
      在盐商最集中的扬州,真假传闻比比皆是。
      ……“布衣结交天子”的典故、皇帝驾幸哪家园林?瘦西湖边为何会有一座白塔?
      富户为什么舍得在皇帝身上花钱?
      当然是扯大旗巩固自己的地位。
      七郎参考后人的经验,制定了一个“封禅赞助商”计划。
      皇帝听完,忍着笑意,正色道:“既是百姓的盼望,朕亦不忍拒绝。然而具体允许哪家捐资,还得甄别。”
      “封禅大事,岂容小人参与!”
      七郎连忙郑重应诺!一定好好甄别客人的资格!
     &n

第1007章 赵宰相生财有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