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多家族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猜测了半天,也不知道李世民突然的调派是怎么了。
      上奏之后,李世民也不给解释。
      就这么拖了一段时间之后,不了了之了。
      他们现在非常的忙碌,因为现在已经到了十一月。
      长安开始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每到正月,将有有三件大事会发生。
      一是年终总结,各地大小官员要上报自己的各地的情况之类的,来长安的信差变得更多。
      二是科举,通常是秋收后报名,正月左右进行考试。
      这个时间既不会耽误秋收,如果高中还能拿着骑着马回去光宗耀祖。
      因此来长安的学子变得更多。
      三是万国来朝,据《唐六典》记载,向唐帝国朝贡的国家累计多达三百余,至唐玄宗时期尚存者有七十余。
      现在是十一月,不少的国家已经派遣使者出发来往唐朝。
      伴随着他们的到来的还有各国的商队。
      有机灵的商人早早的就出发了,目的是为了早点到达。
      所以市坊上已经开始出现又外国的商人了。
      乘着天气晴朗,李泰终于不用在守这高炉了,难得的陪着阎宛在逛市坊。
      “昆仑奴~强壮的昆仑奴。”
      “宝马,上好的汗血宝马···”
      “胡椒,香气四溢的胡椒···”
      李泰一眼扫过来,到了卖胡椒的人摊位面前,指着精美的包装的盒子问道:“胡椒怎么卖?”
      “二两金子,一两胡椒!”商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说到。
      “太贵···”李泰摇了摇头,直接拉着阎宛离开了。
      花椒是华夏本土的植物,但是胡椒却是唐僧从西域引进的。
      如今唐僧还没回来,胡椒只能靠商人运送过来。
      因为可以当作调味料,再加上物以稀为贵,这东西比金子还贵。
      胡椒不仅受到华夏人的喜欢,甚至在欧洲被当作货币,极为富裕的人家才有胡椒袋···如果没有那就是底层人。
      李泰想着或许可以大规模的种植这些东西,反倾销给他们。
      “别走啊,便宜卖,便宜卖。”商人连忙喊住了李泰。
      而李泰则是头也不回,继续往前逛。
      “新罗婢,漂亮的新罗婢~。这位大人来看看这新罗婢。
      看不上没关系,这还有菩萨蛮。”
      事实上,长安不仅仅是上贡的地方,还是个人口交易市场。
      最常见的便有三个东西,昆仑奴,菩萨蛮,新罗婢
      昆仑奴,皮肤黑色,东南亚或者非洲来的人。
      菩萨蛮,本是一首乐曲,后来指的是少数民族的漂亮女子。
      新罗婢,能歌善舞长得好看,新罗国人(棒子国人)。
      值得一提的是,新罗很穷每年能够拿得出手的就是只有漂亮的新罗婢。
      这个特产备受欢迎,导致很多海盗都上去直接抢人。
      唐朝很多沿海地区到处都是新罗婢。
      这个人显然非常有头脑,将新罗婢和菩萨蛮一起卖。
      她们很漂亮,但比不上武媚娘和阎宛。
      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李泰看见了菩萨蛮的衣服。
      这个颜色不像是染上去的,这个材质以及细密程度,还有那褶皱。
      李泰猜测这应该不是麻衣而是棉花。
      西汉时期印度产地印花棉布,蓝色地显白色纹样,在棉布左下方有菩萨像。
      汉朝时多用‘绵字,宋元时期才开始大规模的种植推广。
      主要是通过“西北丝绸之路”和“西南丝绸之路”传入中原地区。
      而这个时候,种植棉花的是被打下来的高昌(新疆吐鲁番)。
      棉花被称为木棉,织成的布也被称为白叠子。
      在元明的时候被当作税收,堪比货币一般的存在。
      如果李泰没有猜错,这个菩萨蛮应该是高昌人。
      这群人也许是将高昌人给抢了,也有可能是买了下来。
      见李泰和阎宛停下了脚步,那人连忙凑上前开口对着李泰说到。
      “这位大人,看看,看这姿色都是上好的美人。
      都便宜卖,买一个新罗婢,送一个菩萨蛮,成双成对保准大人您尽享齐人之福。”
      买一送一还真是会做生意···
      李泰笑着问道:“大唐话说的很厉害吗,多少钱?”
      “五十两银子,您看上就带走。”
      商人连忙谄媚的打开了笼子,将两人拉到了李泰的面前。
      李泰扫视了对方一番,衣服的材质细密,不少的褶皱痕迹。
      这句对是棉花没错了,这东西遇上了,绝不能错过先买下来再说。
      “你这一趟有多少人?”
      “一共有带了两百人!”商人看着李泰有些不解。
      “我全都要了,待会你送到魏王府!”
      李泰话音刚落,却察觉阎宛将自己给抱的更紧了。
      低头一看,阎宛正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叩谢殿下。”商人顿时喜笑颜开,朝着李泰行礼。
      本以为这趟要白来了,因为唐朝以丰盈为美,这一群菩萨蛮一路上饿的都瘦了···
      穷人嫌贵,富人嫌不美,以至于生意并不好,没想到竟然竟然一下子就卖出去了。
      “夫君···为何购买那么多的新罗人?”阎宛忍不住开口问道。
      “怎么吃醋了?”李泰笑盈盈的看着道。
      “没···只是,两百个奴婢···夫君身子骨恐怕受不了···”
      阎宛虽然嘴上没说,但是满脸都写着吃醋两个字。
      “哈哈哈,放心,本王不是那种人,此事到时候在和宛儿说道说道。”
      阎宛有些闷闷不乐:“···”
      “羊肉串,正宗的烤羊肉串···”
      李泰眼睛一亮,连忙对着商人说到:“给我来一百串。”
      这烤羊肉串出现的很早,在《汉代画像》中就有烤羊肉串的石刻图像,马王堆还出土过烤肉串用的扇子。
      “好咧。”商人直接将肉串放在炭火上,用扇子扇风。
      “别吃醋了,夫君给你吃羊肉串···”
      阎宛无语的看着:“···”
      “您的肉串好了。”商人将考好的肉串用纸包裹递了过来。
      身旁的仆人连忙上前付钱,接过。
      李泰从中抽出了一根,拉起了阎宛的手,放到了她的手里说到。
      “来,吃个肉串开心一些,给本王笑一个?”
      阎宛勉强着露出了一个笑容,接过羊肉串。
      “笑一笑十年少。”李泰也拿过一串,尝了起来。
      没有辣椒···舍不得放盐,还有些膻味,口感还有点肥腻,不怎么好吃。
      “没滋没味的···”李泰皱起了眉头看向了那人问道:“你这是是哪里羊肉?”
      “这是正宗的突厥羊,不信大人看看。”
      那人径直指了指只剩下的半只绵羊说到。
      “是绵羊啊!”李泰撇了一眼,见到那白色的羊毛问道。
      绵羊和山羊不同,绵羊比较懒惰,但是毛长得多,肉质比较肥.
      而山羊则比较好动活泼,肉质比较有嚼劲和弹性。
      所以,人们自然而然认为肥羊是上好的羊。
      这还算是个比较良心的商人,用的是绵羊。
      “突厥都是这种羊么?”李泰开口问道。
      “都是,都是上好的肥羊。”商人连忙回答道。
      “恩。”李泰没说什么,暗暗记在了心里。
      一路逛过去,奇珍异物倒是不少。
      而李泰则没什么心思在逛了,脑海里都在想着如何组建商会。
      “夫君,此次心事重重,莫非在想那新罗婢?”
      阎宛黏在李泰身边气鼓鼓的问道。
      “宛儿可听说过白叠花布?”李泰笑眯眯的开口问道。
      阎宛略作思考回答道。
      “白叠花布?府上好像有,父皇赐了一些。
      夫君问这作何?”
      “那奴婢的身上穿着的是白叠花布。
      这白叠花布保暖比起那麻布可要好的多,价钱却貂皮等要便宜。
      可用作过冬御寒,我在想那木棉是否能够带到大唐种植。”
      “原来如此,宛儿错怪夫君了。”
      你啊!成天便知道吃醋···迟早的变成那醋坛子。”
      ···
      没过多久,两百个人被绳子帮成了一串。
      商人牵着绳子像是牵着牛一样,在队伍后面还有不少的人看着。<

第六十九章 琉璃与侵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