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五十九章 储备官员[1/2页]

李世民遗嘱:李治,皇位是你哥的 乌呼拉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月初九,南风寒冷,呼气成雾,但却挡不住众多儒生激动的心情。
      今天是科举开考的日子,各地的儒生井然有序的排在了考场面前。
      “也不知道今年的考试是不是同以往一样。”
      “哎,本然考中的人就少,居然还有金发的外族人来凑热闹。”
      “得了吧,每年那些外使哪能懂大唐的文化,也就会写个名字罢了。”
      “若是不出意外,今年又是那几大家族的人当上榜首。”
      “哎,多说无益,还是要凭真本事,说不定我等就如同那马周一般了呢。”
      “肃静,排队验明正身!!”查验的考官打断了众人的对话。
      唐朝的科举非常的残酷并且难度非常的大。
      举个例子,考试资格。
      这个时候的科举制有其实是沿袭一部分的举荐。
      考试资格都是要贵族和官员的举荐,经过验明正身之后才拥能拥有的。
      而想要获得官员的举荐,如果可以花钱,倒也没什么。
      但事实上花钱有可能都获得不到,因为一旦高中对方就和你产生了恩师的关系,这个可是算在九族之内的。
      一旦因为举荐的人犯了事,那自己也同样是要收到牵连的风险。
      光是想要获得官员的举荐,从而得到考试的资格这能够刷下去不少的人。
      别看现在这么发达,事实上这个制度一只延续到现在,在考取铁饭碗的时候会在最底下会有一条如果家中有人当官或推荐可以优先录取。
      科举不仅很残酷并且难度还非常的大,用一句形容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其他朝代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而唐朝多增加了几经,而是九经,并且还增加了时务。
      并且唐朝平均每年录取的人也就一两个,竞争极其激烈。
      这个考试将会持续几天,在此期间都是封闭式的考场,吃喝拉撒全在里面。
      终于到了最后一场了,论时务。
      【今朝廷若攻下高句丽,当如何治理?若是派尔等取管理高句丽是否愿意。】
      这个题目在令所有考生一惊。
      有不少的儒生压题,今年的时务肯定会和高句丽相关。
      但谁也没想到,竟然直接坦言派自己取管理高句丽愿不愿意。
      这还用问,那肯定是愿意啊!
      不过不走俯首称臣的那一套,而是变为汉人统治高句丽?
      这个题目的难度可想而知有多大了!
      无数的考生心中叫苦连天。
      但再苦再难也得继续考下去,很快,众人摒弃杂念开始一心一意的应对考试。
      有人拿出鹅毛笔沾着墨水写到【当效仿秦始皇,车同轨,书同文···】
      也有人满脸怒气的写道:【当迁移其百姓,战俘刺字视作仆人,女人作为奖赏,发给贫穷导致无法娶妻的百姓···迁移汉人···彻底灭绝其国。】
      ···
      在考生奋笔疾书之时,最后一场考试结束了,无数人交换着各自的意见。
      “今年的考题可真难啊!”
      “是啊,尤其是时务,真不知如何下笔!”
      “哎,看来今年我等又是颓废一年,这时务,太难了。”
      不少人聚在考试门口议论着,但也有个别的例外。
      有人除了考场,惊恐的大叫:“我忘了署名了···白来了啊!!”说完,状若疯癫的猛锤地。
      “又是一个糊涂蛋~”
      不少考生相当无语,心情激动之下,只记得答题而忘记了自己的署名的人每年都会有这么几个。
      ——————
      几天后。
      在众多儒生翘首以盼的目光中,一队士卒敲锣打鼓的喊道:“放榜了放榜了,让让!!”
      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儒生闻言,散开了一条路。
      士卒挤了进去贴上了第一张纸,上面写着的是这一次录取的规则。
      【由于此次征讨高句丽,为治理高句丽,择优录取三百名考生,仅此特例。】
      “三百名?真的是三百名么?”
      “我没看错吧!!”
      “难道我们都要取高句丽做官?”
      “不过陛下既然在考题中问了,如今又张贴告示,那必然是要我等取高句丽做官的。”
      围观的儒生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这一次居然录取三百名的儒生,这录取的名额比任何一个朝代录取的人数都要多。
      很快,士卒将被录取的人名字张贴在了城墙上。
      一个外史看完这个规则脸都吓白了:“快,快离开大唐,赶快回国!!”
      他本来只是来凑个热闹,没想道自己竟然被录取到了高句丽做官,当场就要跑路。
      这种浑水,他才不趟浑,小命要紧。
      “哈哈,真是胆小如鼠的大食国人,那高句丽有什么可怕的。”
      不少人喜极而泣,泪流满面,他们考的太久了,头发白了,人也老了终于被录取了。
      一个头发稀嘘的老儒生,唏嘘到:“我终于被录用了!!”
      “我等了十年,终于被录用了!”一个穷酸的书生满脸的泪痕到。
      “录取三百人,我等儒生学子时代已经来了!!”不少身穿麻衣的儒生喜极而泣道。
      也有人阴阳怪气,自视甚高道“净胡说,你看榜首又是名门望族的人!”
      “是啊,满篇皇榜皆望族,穷酸书生有几人。”
      “哼,尔等不思进取,在此做那阉人是为何?”一人十分不满道。
      “兄台为何出言不逊?那名门望族做的我等说不得?”
      

第一百五十九章 储备官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