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谈判桌上的交锋[1/2页]

重生92之购买认购证 爱鱼的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下午,天色阴沉,冬季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拍打着市政府会议室的玻璃窗,然而,会议室内却温暖如春。
  刘长海解开呢子大衣的扣子,在会议桌一侧坐下。王福祥、沈念安坐到刘长海的左手边;贾学军、会计师、小秘书则坐在右手边,小秘书打开笔记本,随时准备记录。
  来的路上,刘长海就和王福祥等人开了一场关于收购四棉厂的专题会,明确了收购底线,让大家心里有数。
  此刻,会议室的门被推开。副市长张明远带着一队人马走了进来,工业局新任局长宋元朝、劳动局孙局长、财政局胡局长、审计局钱局长依次进入。
  “刘总,欢迎啊!”张副市长笑容可掬地伸出手,“希望今天能谈出个好结果!”
  刘长海立即起身,握住张副市长的手说道:“张市长您太客气了。能为咱们市里的国企改革出一份力,是我们民营企业的荣幸。虽然四棉厂现在是政府沉重的包袱,但只要设备更新换代,肯定能焕发第二春。”
  各局长们一听,好家伙,还没正式谈判,就把四棉定义成政府的包袱了?还强调了换设备的重要性?
  “确实,四棉的底蕴还是非常深厚的!换换设备必定焕发第二春!”
  副市长强调完四棉的重要性后,立马甩开刘长海的手,转头热情地向王福祥握手:“王总……”
  刘长海也不尴尬,笑着和各职能局局长们热情打招呼。
  寒暄过后,众人落座。工业局宋局长清了清嗓子:“我先介绍一下四棉厂的情况……”
  随着他的讲述,一个典型的计划经济“僵尸企业”的形象浮现在众人眼前:
  计划经济时期的四棉厂,曾是这座城市的工业小明珠。占地300亩的厂区内,二十二个车间日夜轰鸣。
  生活区里,十二栋筒子楼、子弟学校、职工医院和那座仿苏式风格的工人文化宫,处处彰显着当年的辉煌。
  从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后,由于厂里领导思想僵化,跟不上时代发展,没能及时转变经营理念,产品质量、管理方式、销售渠道仍沿用老一套。结果库存越来越多,根本卖不出去。
  用销售科科长的话说:库房里的库存都够全省人民做三条裤衩了!
  等宋局长介绍完四棉后,财政局胡局长又说道:“经过财政局计算,450亩土地在市区内,价值2000万;所有厂房价值80万;设备价值600万,总价值2680万元。”
  胡局长说完后,表面十分淡定,内心却虚得不行——没办法,谈判嘛,开始不就是漫天要价么?
  贾学军咳嗽了一声说道:“我觉得胡局长这个算法有问题,而且地皮价格报的太高了。”
  宋局长又说道:“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
  接下来就是两边人就地价的问题开始了谈判,你来我往的,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副市长和刘长海两人都没有说话。非常沉得住气!
  最后王福祥说道:“如果你们都是这样的态度,我想根本没必要谈下去了!要知道,我们买乐乡县的地皮才几千块钱一亩,

第110章 谈判桌上的交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