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蜀道难[1/2页]

江湖春秋江湖月 林外听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夜过后,旅程再起。

 穿过名山大川,穿过森林草原。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肆意奔跑,在茂密森林中缓步而行。

 在河水里捉鱼,在泉水中洗澡。在黄昏凝望日落,在黑夜仰望星空。

 古人曾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又曰:身在云雾世上仙,一世逍遥落凡间。

 可想而知,这几日,苏云笙等人是如何度过的了。

 …………

 夕阳西下,苏云笙和子瞻盘腿坐在马车上。拉开车帘,望了一眼车外。

 子瞻道:“不是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吗?怎么咱们这几日,就没遇到这场面。”

 苏云笙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王师傅,你知道吗?”

 正坐在外面的王师傅听到此话,一扬马鞭,笑道:“这个啊……”

 他咂了咂嘴,微眯着双眼,带着些许意味深长的语气,缓缓道:“在很久很久以前,具体是多长我也不清楚。从蜀州城到蜀山,的确是很难走的。那时的人们去往别处,如果不想绕上五,六千里路的话,就只能从一些羊肠小道穿过去。”

 “听老人们说,那时的蜀道之难,真的是难于上青天。有些地方仅仅只有十寸宽,两边尽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再加上风大,人走在上面就像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摔得个粉身碎骨。”

 “以前我年轻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个时候,真的是小心翼翼,一刻也不敢分神。”

 “记得那时候啊……”

 王师傅摸着细密而又短小的胡须,眼睛里露出些许怀念,道:“那时候和弟兄们在蜀道游玩,几个人不知天高地厚,于是相携着去了古时的蜀道。”

 “我们几个人排成一列,小心翼翼的从那些高窄的蜀道穿过。一个个都全神贯注,生怕一失足,给掉了下去。

 “而且那地方,虽然风倒不怎么大,但是你得蹲着走。”

 “没办法,因为那地方太高了。就好像在天上走一般,四周全是云雾,稍微站的高了,就看不见脚下的路。有时候还有一些飞鸟,成群结队从我们身旁飞过,我们甚至都能感受到鸟翅膀摆动而带来的气流,连它们身上的羽毛也看的一清二楚。”

 “那时的场景,唉……”

 王师傅突然抬头望天,一声叹息发自肺腑地传出来,似乎对往事勾勒起无限的回忆,就连一直挺直的背,也在此刻悄悄弯了下来。

 此刻的他,全然了没有往日的沉稳镇定。

 “那里的路很窄小,窄到你必须一步一步小心过去。”

 “如果那些窄小的路平坦的话,就会好走许多,但是这可正好相反,不但窄小,而且还崎岖不平,有时高有时低,简直是要了人的老命。”

 “记得当年我过那段路的时候,可是吓了个半死。也亏得当年有股倔脾气,换作现在的话,怕是没走到一半,就掉下去喽。”

 “这种羊肠小道,一般人,谁能走的过去?”

 “所以,蜀州城有九成的人,终其一生,也没能走出这里,去看一看这外面的大好河山。”

 “因此有诗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王师傅灌了一口水,随后又道:“但这种情况,自大秦立国以来,就发生了改变。第一任秦皇曾下令,召集五十万壮丁,耗时三年,于这些羊肠小道中硬生生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

 “从此,蜀州各城之间畅通无阻,这‘难于上青天之语,也便不复存在了。”

 “原来如此。”

 子瞻恍然大悟。

 “多谢王师傅,今日,我可算是长见识了。”

 子瞻在马车里,对着王师傅的背影抱了一拳,道。

 “无妨,无妨。”

 王师傅连连摆手。

 说起大秦,即便是苏云笙和子瞻刚刚入世,但就从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来看,大秦,还是很得民心的。

 自结束七国之乱以后,大秦帝国便成为这块版图的唯一继承者。

 子民万万亿,疆域万万里。

 修水渠,引江水。

 平叛乱,抚民心。

 在这一点上,前朝很少有帝王能做出如此壮举。

 而大秦,却早就习以为常!

 在乡里人家的口中,苏云笙和子瞻也对大秦十分了解。

 所以,听到这话,苏云笙和子瞻有些吃惊,但也觉得合乎情理。

 毕竟是大秦嘛。

 虽然没有见到真正的蜀道,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到他们对蜀道的好奇。

 不过话说回来,也亏得开辟了这条道路,不然的话,这么多人,还真是个麻烦。

 这次的出行,自永济之后,就再也没有住过客栈。虽然马车里睡得不好,但凑合凑合还是可以的。由此可见,当初选择开辟这条蜀道的方法是有多么正确了。

 …………

 这日晌午。第18章 蜀道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