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林里,徐川和他的新兵们正在举行一场“比武大会”。
盛势非常,旌旗飘扬,人山人海,当然了这些都是徐川心里面想的,算不得数。
比武第一项,枪法分高低。
打下小包庄后,徐川粗粗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后备,大约有个三十把枪,子弹也不过五六千发,几乎一把枪只有个不到二百发子弹。
怎么说呢?可能徐川这个水平在现在的八路军的内部,应该还是不错的,因为他做到了人手一把枪,还有点子弹。
可是要是跟其他军队来比,那就是啄木鸟盯着稻穗杆,连牙缝都塞不上。
因为要知道,现在徐川县大队的人还有是很多刚刚参军的,那些还没碰到过步枪的新兵。
这就是说,要是让一个之前完全没有碰过枪的小兵崽子,能够熟练的拿起步枪,在没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做一场战斗。
那么至少他得先练练如何开枪,而这往往是要亲自开几枪带响的。
而现在这个时代又不像徐川原来那样,可以有空包弹,那么就只能够用实弹。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如何平衡战斗的子弹和训练的子弹这一难题?
这在中国尤其是一个难题,但是在其他的国家是不算一个问题的。
因为日军以及一些其他的西方国家都是有着属于自己的训练的体系,有着自己的标准,而中国的训练体系是照抄国外的。
比如在枪法上,日军对士兵的枪法也十分重视,日军《步兵操典》规定:
日军新兵训练三个月中,要有两个月是射击训练。每个月用于实弹射击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子弹则是1800发。
这相比于中国大地上信奉自生自灭的法则的军阀队伍,徐川只能说这是从娘胎里面就有了区别。
因为一个是拉了壮丁就是那个崭新行情,一个还有着三个月的训练。
当然了,这和中日两国的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毕竟国不强,何来的军队强。
据资料统计:
到1937年爆发时,日本年工业总产值60亿美元,中国13.6亿美元:
日本年产钢铁580万吨,中国4万吨;
日本年产煤5070万吨,中国2800万吨;
日本年产石油169万吨,中国1.31万吨;
日本年产铜8.7万吨,中国700吨;
日本当时可以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辆,战舰52422吨,而这些现代化武器装备,中国均无自产能力。
对于中国来说,尽管有着那么大的差距,但是还是有一点资本的。
但可惜的是因为很多的重工业都是在大城市中,但是由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很多大城市在短短几个月就失守了。
物资和工厂都没来得及转移。
这其实与国民政府当时的战略中心是实行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的来说,国军对日军的防守只能说在战争前期是一败涂地。
尽管不同的会战打了有个十来场,但是只能说是暂时止缓住了日军的攻势。
徐川脑中想着这些,甩了甩头,还是看了自己现在的情况,想着毕竟历史大势仅仅靠自己一个人是不能够去改变的,需要有着千千万万的国人努力。
几个大靶子竖到了二百米外的一片空旷地带。
在一条白线之后,是一个个搓手而待的青涩的面孔。
“大家准备好了,这个比赛马上就可以开始了,自
第十七章 比武大会(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