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章 乡试征程[1/2页]

寒门仕子 佯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新皇帝登基以来,延续了之前的国策,并没有颁布特别的政令。

 对于拜帝教,倒是有些表态了。

 朝廷虽然没有军事征讨,但文官们也口诛笔伐了一番。

 由此可以看得出,新皇帝还是有心铲除掉这颗毒瘤的,或许他是在等待时机,暂时放弃了采用武力。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为下一步的动作造势,等舆论煽动的差不多了,再做良图。

 齐誉暗叹:看来新皇帝还是有些顾虑呀。

 确实!

 就目前来说,永川府的拜帝教众已被连根拔起,再兴不起什么风浪了,唯一尚存的就是处在山东乐安的葛裘那一支。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帝之所以没有轻举妄动,肯定是和燕王公然的庇护有关。

 才刚刚登基就和老叔撕破脸?

 这不太明智!

 要知道,燕王劳苦功高,而且又是军旅出身,就连先帝在世时都对其忌惮三分,更何况现在的小皇帝?

 这么来看,口诛笔伐还是最稳妥的。

 打嘴炮可是文人们的强项。

 最起码武将们都是这样认为的。

 据说,翰林院一位姓吴的学士最为积极,连夜写了一篇文辞秀美的‘高论,很好地在皇帝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整篇文章写得是行云流水,是一篇不错的宣传文章。

 而后,各级州府也将此文作为范本,印刷之后以传单的形式广泛传播,只要是识字的百姓,就可以免费索取阅读。

 齐誉一阅,却发现这篇文章还是很有水平的,也阐述出了拜帝教的本质。

 据此文的分析,拜帝教是把西方的洋教与儒家的大同思想结合了起来,然后糅合成了所谓的教义。但是,这两者却不能完全相容,出现了批孔的言论。

 原来如此!

 咦~~~

 齐誉倏然一颤,心道:此教义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哦,想起来了,后世的太平天国不就是这个调调吗?

 呵呵……

 圣人,可不是随便批的,其结果就是与全天下的读书人为敌!

 不要小看书生们的力量,他们每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能汇聚成惊涛骇浪的舆论压力。

 言归正传。

 拜帝教的批判风一过,学子们就变得平静下来了,然后继续着他们的考前冲刺,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是的,这和他们有关系吗?

 学习为主!

 “子贡问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府学内文风鼎盛。

 宿舍内。

 齐誉也是和殷俊杠上了,谁都不甘示弱。

 “我说,今天晚上,谁先睡谁就是孙子!”

 “不行!我昨晚整宿没睡,今天恕不奉陪!”

 砰!

 关窗了。

 齐誉抬头一看,见殷俊的窗户上多出来一个小牌子,上书‘免战二字。

 ……

 沾衣欲湿杏花雨。

 是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春心荡漾的季节,空气中也弥漫着荷尔蒙的气息。

 相对于窗外的细雨霏霏,屋内的可就是狂风暴雨了。

 久旱逢甘霖的齐誉终于开了荤,沉浸在久违的二人世界里。

 “相公,你的肚腩怎么越来越大了?”

 “现在条件好了,油水也多了,我又岂能不胖呢?还说我呢,你不是也丰腴了不少?瞧,这两个又变……”

 “你还说,看我不扭死你……”

 “呵,小声点,别吵醒了儿子。”

 嬉闹了一阵儿,柳荃才道:“大舅托人捎信来了,他说,春生表弟这科考过了,他现在已经是童生的身份了。我弟弟锦程也有惊无险地过了,听说,他是处在了孙山的位置。”

 齐誉笑道:“都是好事,很值得高兴,待明天我修书一封再勉励他们一番,让他俩提高信心继续科举路,最好能一口气拿下秀才。如果有谁银子不够的话,就借给他们一些,前程大事可不能含糊。”

 “相公,你真好,我替弟弟谢谢你。”

 “怎么谢?要不,再来个三羊开泰?”

 “嗯~~~~~”

 看着双靥如花欲语还休的柳荃,齐誉又坏坏地笑了起来。

 ……

 时光荏苒,春去秋来。

 凉凉的北风轻轻吹过,树叶也由荣转枯了。

 就在齐霄开始邯郸学步的时候,齐誉却踏上了乡试的征程。

 还没动身,全家人就开始千叮咛万嘱咐起来,眼睛里已经是满满的望穿秋水了。

 虽说近年来自己因科考离家已是常态,但柳荃还是一万个不放心。一路上吃得、用得和穿得,样样都要准备的妥妥帖帖,生怕漏掉一件。

 周氏也重启了求神模式,临抱佛脚,除了一天三炷香之外,还有就是不间断的一品状元鸡了。抽出闲时,她还亲手给儿子缝制了一件短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穿上这件衣服,齐誉感觉是既贴心又温暖。

 小彤读了些书,肚子里已经有些墨水了,她学着彭先生的口吻,老

第61章 乡试征程[1/2页]